。其一,学校规定教师每年必须录制一定数量的课,并且自选最好的课,开展优课评比;其二,教研组开展听课、评课均可在网上进行,形成教研活动数据库;其三,学校优选优质课,组成学校精品资源,可对外交流、可供学生家长课后浏览阅读、可作为示范课示范他人等。其四,开展优质课评比活动。5、小型演播室功能:学校召开家长会或视频会议用。
3
f6、互动教学教研功能:支持校内班级之间的互动,支持跨校区互动,支持两点或多点的校际互动教室之间的互动教学与互动教研。设计依据
《电视演播室灯光系统设计规范》;《录音室的混响时间及频率特性》;《广播电视中心技术用房容许噪声标准》;《广播电视中心技术用房环境要求(温度、湿度、照度)》;《有线广播录、播音室声学设计规范和技术用房技术要求》;《厅堂声学特性指标》。
二、总体目标
根据录播教室空间的大小、结构以及功能定位的要求,参照录播教室相关技术标准:包括声学、灯光、防火、环保等。充分考虑周边环境以及录播教室的技术特点,做到室内灯光中心照度均匀和较高的语言清晰度,达到高品质的录播效果。
三、教室基础环境建设标准31教室位置选择
录播教室的环境建设应该从整体环境、声学环境、灯光光源、电路线路等多个方面考虑,隔声门窗、噪声控制、混响时间、防火、照明等要依据国家广电部颁发的相关标准来设计。录播教室是精品课程制作的重要窗口,作为课程节目制作的各种专业技术要求的同时,还应兼顾教室的有效使用面积、操作使用的便利
4
f性和安全性,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有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保障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311教室形状及内部环境要求:
面积大于60平方米;教室周边环境安静,门窗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教室呈矩形设计,教室前后等高,尽量不选用阶梯式教室;教室吊顶后层高不低于28M。
312桌椅布局
学生桌椅排布:秧田式排列与分组排列均能实现,可符合分组讨论需要和自由组合的需要。
313教室环境技术指标
温度:25℃以内;噪场级:40dB(A);混响时间:0507秒100平米。
314其他要求:
室内如安装空调,必须选择静音空调,避免影响录制课程时的声音采集。因教室耗电较大,供电系统应从主配电箱引专线,严禁延用原教室电路,
必须确保电源接地良好。为了教室整体的空间效果,教室内桌椅应选用浅色系。
5
f32教室供电系统要求321线缆布放
强电线缆布放要求与弱电线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