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气象山歌“落地生根”?广西打造气象山歌科普宣传文化品牌的实践与思考【摘要】气象科普工作是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怎么让老百姓乐于接受气象科普宣传?如何让社会公众对气象信息听得懂,用得着,并自觉运用气象防灾减灾知识,预防避免损失受灾?这就是一个如何让气象科普“落地生根”的问题,也是做好气象科普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所在。近年来,广西在传统山歌基础上进行继承和创新,利用气象山歌开展科普宣传,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了气象“拉动”、部门“联动”、群众“互动“、社会“带动”的气象山传歌传唱模式,在实现气象科普群众化、社会化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笔者针对气象山歌发展面临的技术创新、创作力量、资金等方面的瓶颈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与思考,提出加强和改善气象科普工作的几点启示:即要扩大公众的参与度、统筹利用民间资金等社会资源、加强部门合作等。【关键词】科普;山歌;实践;启示;气象科普工作是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怎么让老百姓乐于接受气象科普宣传?如何让社会公众对气象信息听得懂,用得着,并自觉运用气象防灾减灾知识,预防避免损失受灾?这就是一个如何让气象科普“落地生根”的问题,也是做好气象科普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所在。这个“落地生根”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科普活动能得到人民群众的喜欢;一是科普活动本身能够可持续地开展。近年来,广西在传统山歌基础上进行继承和创新,怎么让老百姓对气象信息听得懂,用得着,安排好自己的生产生活?怎么让社会公众利用气象防灾减灾知识,预防避免损失受灾?这就是一个如何让气象科普真正实现群众化、社会化的问题。气象科普如何在群众中“落地生根”一直以来就是做好气象科普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所在。。例如关于雨的形成,原先的歌是四平八稳的:云中冰晶和雪粒,因遇水汽而转移;小颗合并成大颗,就成雨水往下滴。歌王们则希望变换一种说法,于是改成:天上怎样会落雨,见到熬酒你便知;水汽碰到冷空气,凝成水珠往下滴。如关于人工增雨的条件:人工增雨有条件,天有云朵是前提;火箭对着云发射,才有增雨的效果。歌王改为:人工增雨有条件,天有云朵是前提;炮声震得云打抖,才有雨水住下落。如关于气象科普的联动:政府主导是关键,各个部门要协作;气象科普靠合力,联动方事半功倍。歌王改为:政府主导是关键,各个部门要协作;就像围攻萨达姆,多国部队搞配合。这样一改,较前形象多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