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等差数列》教案
上课班级:
,上课教师:
【课题】等差数列
【教学内容】等差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体会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会用等差数列的
通项公式求相关项与项数。
能力目标:通过学生亲身经历探究、发现等差数列特征、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过程,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归纳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生活中等差数列问题的引入,让学生感悟数学的价值,体会数学的乐
趣,学会用数学的观点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小组合作,分析探讨,促进
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表达交流组织管理能力的提升,并分享成
功,反思缺陷。
【教学重点】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
【教学难点】等差数列“等差”特点的理解和利用通项公式建立方程求未知量,是本
节的难点。
【教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从现实情景中引入等差数列,通过学生主
动观察、分析、探索出等差数列的本质特性,归纳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将数学还原
到生活中去,增加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同时,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既
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锻炼了他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
使学生既获得知识又发展智能的目的.
【学法】
学生自主观察发现,寻找规律,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出等差数列的特点和通项公式。
【教学过程】
复习回忆:
师生同共回顾一般数列的有关概念:
一些数,按一定顺序排成一列就叫数列;每一个数叫数列的项;项在数列中的位
置,叫序号(项数);项与序号的关系用一个代数式表达,这个式子叫通项公式。
f(设计意图:通过对数列有关基本概念的复习,为等差数列的顺利学习作好准备)情境引入:
与数列有关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例如下面的例子(多媒体显示)1上舞蹈课的彭老师让幼教1班的小洁统计班上学生穿鞋的码数,以便统一购买舞蹈鞋,这样可以节约些。小洁统计的结果是:215cm(2双),22cm(5双),225cm(10双),23cm(23双),235cm(5双),24cm(3双)把这些码数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构成的数列为(学生回答):21522,225,23,235242.现在是旅游的黄金季节,旅游专业的小红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应聘到“涪陵白鹤梁景点”做一个月的周末(九月份每周六全天)见习解说员。小红很兴奋地将九月的所有礼拜六的日期写了下来将它贴在了自己床边的醒目位置,这些日期号码按时间的先后组成的数列是(学生回答):1,8,1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