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代表荣耀光环的东西比做各种精美的杯子,把文学阅读、全民体育素质、多学知识等比做咖啡,分析了哪个更重要,提出了重视各种光环背后的本质的东西的主张,文章内容切题。对莫言获奖、文学阅读、奥运金牌、大学生跑步猝死、一本上线率的关注和思考,使文章有很强的时代感和生活气息,也表现出了作者高于一般人的眼光和思想。文章内容充实,中心突出,表达顺畅。
学历之殇
f随手翻开报纸看看里面的招聘广告,条件中必不可少的是学历。这与父辈教育我们的“不好好学习,拿个高学历,以后你工作都难找”的谆谆教诲不谋而合。但是,高学历就意味着能找到养尊处优的好工作吗?我想,这与社会对读书的病态认识脱不了干系高学历高层,低学历低层。学历形形色色,有高低之分。清华北大,上交复旦,中专本科,研究生,硕士、博士这些各不相同的学历就像各式各样的杯子,我们只能看到其外表却无法得知里面盛装着的咖啡喝起来味道是否会有所不同。然而,由于我国对学历的病态追求,人们都以为有好学历的人就该比低学历的人地位更高,“品味”起来更香醇浓厚。真的是这样吗?想起曾经读过的一篇报道。湖北十堰某村的王小林,曾是家人、村民的骄傲,因为他是村里唯一一个大学生。然而他毕业后,辞去不满意的工作,回乡里“宅”了几十年最后死在家中。为什么他会落得如此下场?或许是他对学历抱有了过大的期望,认为以自己的学历应该做一些高层工作。而正是他这种错误的认识,让他十多年的付出都白费了。无独有偶,某硕士研究生因无法进入事业单位而回家务农,其父在旁人的嘲讽下自杀!这真是令人唏嘘不已!高的学历并不会使一个人的地位更高,并不意味着一个人就应该做高人一等的工作!它只是我们努力充实了自己的一个小小的证明罢了!我们应该明白,去上大学,读研究生并不是为了一张文凭,而是为了掌握更多的技能。林强是一个博士,但他毅然放弃高工资的白领工作,肩负起建设新农村的社会职责,回乡下当起了猪倌。他每年出4000头猪,成为了资产千万的人。同样的,放弃出国深造的刘国琪,在他的忘忧岛上,让无边无际的黄花在阳光下随风起舞。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自力更生,下田务农,并不因自己的高学历而居高临下,而是把自己学来的知识用到生产实践中,并取得了成功!面对当下频发的大学生自杀事件,高喊着就业压力大的学子们,我们不禁想问:到底是工作不要你,还是你不要工作呢?地大物博的中国,也有许多工作机会,只是学子本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