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0日历天。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
提交索赔报告,要求延长工期20日历天,补偿误工费20万元。
地下室结构完成,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项目负责人立即组织总监理工程师及建设单位、勘察单位、
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地基基础分部验收。
施工至十层结构时,因商品混凝土供应迟缓,延误工期10日历天。施工至二十层结构时,建设单
位要求将该层进行结构变更,又延误工期15日历天。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交索赔报告,要求延
长工期25日历天,补偿误工费25万元。
装饰装修阶段,施工单位采取编制进度控制流程、建立协调机制等措施,保证合同约定工期目标的
实现。
【问题】
1根据上部标准层结构工序安排表绘制出双代号网络图,找出关键线路,并计算上部标准层结构每
层工期是多少日历天?
2本工程地基基础分部工程的验收序有哪些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3除采取组织措施外,施工进度控制措施还有哪几种措拖?
4施工单位索赔成立的工期和费用是多少?逐一说明理由。
【答案】
f1
关键线路:①→②→③→④→⑤→⑥或A→B→C→E→G总工期为:122218日历天2答:不妥之处:项目负责人立即组织总监理工程师及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地基基础分部验收。正确做法: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应报监理单位验收,验收应当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参加,同时还应有施工单位技术、质量负责人参加。3除采取组织措施外,施工进度控制措施还有管理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4①桩基施工时遇地下溶洞(地质勘探未探明),属于不利物质条件,由建设单位承担此造成工期延误和费用补偿,因此施工单位可以索赔工期20日历天,要求索赔20万元。②合同约定主要材料由施工单位自行采购,因商品混凝土供应迟缓,延误工期10日历天,属于承包商原因,不得索赔。③该层结构变更,又延误工期15日历天。属于非承包商(建设单位)原因责任,因此可索赔工期15日历天,且赔偿误工费15万元。
(二)【背景材料】某写字楼工程,建筑面积86840m2,建筑高度40m,地下一层,基坑深度45m,地上十一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单位中标后组建了项目部,并与项目部签订了项目目标管理责任书。基坑开挖前,施工单位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基坑工程进行现场检测,监测单位编制了监测方案,经建设方、监理方认可后开始施工。项目部进行质量检查时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