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不仅适用于公立各级各类学校,也适用于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种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这体现了。A.教育机会平等的原则B.坚持教育社会主义方向C.教育的公共性的原则D.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原则14.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A.教育法律B.教育行政法规C.教育政府规章D.教育单行条例15.200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经费由。A.国务院负担B.地方政府负担C.分级管理,地方负责D.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负责16.决定我国教育法具有多变性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2
fA.教育立法主体的多元性B.教育执法主体的多元性C.教育行政处罚D.教育行政许可17.《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四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体现教育法的。A.社会作用B.预测作用C.强制作用D.指引作用18.对我国发展教育事业的目的、形式和任务作出原则性规定并且规定公民受教育权力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一般认为学校对在校的未成年学生负有。A.教育职责B.保育职责C.监护职责D.教育、管理、保护职责20.民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与公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具有。A.同等的法律地位B.平等的法律地位C.相等的法律地位D.不同的法律地位2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A.民事责任B.刑事责任C.一般责任D.行政责任22.学生所享有的受教育权主要包括受完法定年限权、学习权和。A.名誉权和荣誉权B.公正评价权C.隐私权D.人格尊严权23.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提出申诉。A.法院B.教育行政部门C.公安机关D.学校24.根据我国教育法规的有关规定“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与“品德不良,侮辱
3
f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其教师资格将。A.给予撤销B.宣告终止C.永远丧失D.公告无效25.儿童的早期兴趣相对不稳定,兴趣一般要在以后才趋于稳定。A.6岁B.10岁C.12岁D.15岁26.阿特金森认为个体成就动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A.追求利益的动机B.追求刺激的动机C.避免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