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德修养实用教程高校师德修养实用教程
原理篇第一讲第二讲第三讲规范篇第四讲第五讲第六讲修养篇第七讲第八讲职业道德与大学精神教师职业与道德要求高校教师与师德建设高校教学工作的道德规范高校学术研究的道德规范高校社会服务的道德规范高校师德修养的基础高校师德修养的路径
原理篇第一讲职业道德与大学精神1、道德的含义及基本功能:道德的含义:第一,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即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有不同的道德要求;第二,道德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第三,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第四、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具有三大功能:自律功能、教化功能和调节功能。
2、职业道德的含义及作用职业道德是指在职业范围内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习俗的总称,是人们在从事各种社会职业中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职业道德的作用:①职业道德对发展社会生产力具有推动作用;②对提高从业者道德水平具有促进作用;③对弘扬社会道德风尚具有示范作用。
3、职业道德形成及其特点职业道德的形成:职业道德经历了萌芽、形成和发展成熟几个阶段。①原始社会萌芽阶段;②奴隶社会形成阶段;③封建社会初步发展阶段;④资本主义社会迅速发展阶段;⑤社会主义社会崭新阶段。(2001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规范。)职业道德的特征:①行业性与特定性;②稳定性与连续性;③灵活性与多样性;④规范性与实践性。
1
f4、大学精神的内涵①就内容来说,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价值取向;②就形式来说,大学精神是一所学校的独有神韵。5、高校职能与大学使命大学承担着三大基本职能:一是根据培养目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教书育人;二是开展社会科学研究活动,以科研促进教学;三是开展社会服务活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学以追求理想、追求真理、追求知识为定位;大学以倡导学术自由、学术自治、人文精神为理念;大学肩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历史使命,是高校师德的重要思想和制度基础。)(大学意义:大学意味着师生的对话、生命的进步、智慧的孕育、人生的境界。)
教师职业与第二讲教师职业与道德要求1、教师职业的主要角色社会的代言人、文化的传播者、学生的引路者。
2、教师职业的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