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主要技术指标253)交通监控子系统31(1)系统组成31(2)主要技术参数314)闭路电视监控子系统(CCTV)40(1)系统组成40(2)主要技术参数415)通信子系统包括有线、无线、广播(PA)子系统44(1)有线电话子系统44(2)无线通信子系统47①系统组成53②主要技术参数546)火灾报警子系统(FAS)56(1)系统组成56(2)系统技术指标567)电子警察系统:618)中央控制室:61(1)综合显示屏619)电源、接地、防雷及防过电压:65
3
f1、通用技术要求
11设计原则
111以确保隧道正常运营、人身安全,提高隧道防灾、消灾以及车辆通过能力为目的,对隧道东西两侧出入口、隧道区间、管理中心等区域实行统一监控、集中管理,达到疏导交通、防灾和消灾的功能。112系统按信息管理层、控制操作层、现场设备层等建立三层系统结构,并充分考虑通路的容错、冗余要求;主系统具有开放性、可接入性,分子系统具有可扩展性,并能为将来实现道路交通统一化管理预留网络接口和通信接口;并且在与系统上一层系统通信中断时,下一层设备应具有降级使用功能。113建立多系统集成的多功能中央计算机系统,并通过交通监控、设备监控(包括电力、照明监控)、闭路电视监控、通信(有线电话、无线对讲及有线广播)、火灾报警、电子警察等六个子系统,完成在中央控制室内的智能监控、状态显示、操作、维护、监视、通信以及资源共享等诸多功能;各子系统界面友好,风格统一,且均有自诊断功能,以便及时准确地发现异常和故障,并能迅速地排除故障。114115隧道能独立承担运营时的管理手段,管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