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有效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践研究》中期阶段总结
《语文教学中有效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践研究》的课题自2014年10月被宁夏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立项以来,我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课题方案,严格依据课题研究的步骤有序的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实践活动。不断的总结经验,对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及时调整课题研究措施的策略。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流行着这样的一种说法: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走遍天下都不怕;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兴起一股学习外语热。这样汉语在国人心中的位置渐渐被弱化。,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以知识目标为本位,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目标的达成,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兴趣、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诸多方面的培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作为课程的灵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情感”,“应该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的健全人格。”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作为语文教学三维目标之一,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在语文课程改革中,一些语文老师对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和目标内容的理解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在语文教学中,对三维目标三个维度的目标顾此失彼:过多追求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训练,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个维度的目标南辕北辙:知识与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不一致,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不相符;三个维度的目标油水分离: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分离,过程的展开、方法的学习和情感
f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分离。语文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更是一个情感参与、培养、发展的过程。现行语文学科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因素,任课教师要认真地挖掘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使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呢?这是值得深思和探究的,从这点出发,本课题的提出显得尤为重要。二、课题研究的内容、预期达到的目标、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成果预期形式及内容(一)课题研究的内容1.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在体验、感悟和品味语言文字中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情感并获得有益的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