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013年考研政治真题解析马原理分析题北京分校政治组王春丽1分析“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和“设计前把自己想象成老人”两事例所体现的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6分)2“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美好”对我们从事实践活动有何意义?(4分)34【答案要点】1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所谓认识过程,就是主体在改造客体的实践中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从而使主体和客体同时得到改造、发展与完善,这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主体是具有复杂结构和进行活动的社会性的人,它在反映客体过程中,必然会动用其内部结构的所有功能,对所反映对象的内容进行选择、整理、改造、解释、猜想等等,因此不仅能对客观对象进行直观的摹写,而且能对客观对象做出抽象和概括的反映;不仅能反映事物当下样子,而且能反映它由于人的改造活动而可能成为的样子。也就是说,人的认识不仅仅是客观事物的“摹本”,而且为改造客观事物提供“蓝图”。因此,由反映所形成的观念的映象,既是一种反映,又是一种创造,是一种创造性的反映。“不论家长还是教师,常常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用成人的思维理解孩子,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岂不知,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正是儿童教育应当遵循的基本规律。“醒目药瓶”的设计,设计前把自己想象成老人”两例说明人类的认识不应停留在直观反映(旧唯物主义反映论)和主观反映(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层面,而要对所反映对象的内容进行选择、整理、改造、解释、抽象、概括、猜想等才能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进而发现规律、利用规律为人类服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认识反过来能够指导实践。认识世界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从实践中得来认识,然后再用认识去指导实践,改造世界。“设计前把自己想象成本人”,强调的是认识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从实践中来。材料中的研究生之所以能够在三天时间内就完成设计,就是由于她对实际生活的观察。然后用观察中得来的认识去指导她的设计。(2)“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美好”反映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标准和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