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教育”特色课程建构的三个维度
作者:于淑梅刘万春来源:《新课程》2020年第42期
摘要:大连渤海高中走“厚德教育”特色建设与发展之路,以特色校本课程为支撑,以课堂为主渠道,从定位准确、体系完备、路径清晰三个维度,建构了“一体四轮三体系”的厚德教育特色校本课程。
关键词:特色校本课程维度
校本课程成为新课改的重点,也是学校特色发展、优质发展的支撑。校本课程是指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针对本学校实际、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及发展需求而确定的课程,而其构成主要有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评价等要素。
一、特色校本课程建构需要目标定位准确
经验课程的主要代表人物杜威认为“课程最大流弊是与儿童生活不相沟通,学科科目相互联系的中心点不是科学,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这就要求教育通过研究成人的活动,识别各种社会需要,把它们转化成课程目标,再进一步把这些目标转化成学生的学习活动。“厚德教育”特色校本课程,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以活动为取向的课程,注意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学校以育人价值主导课程建构,是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定位准确科学,符合教育的本义。
“厚德教育”特色课程的总体目标为一个目标、一条主线、三全、三基地、六教育、六育人、四会与四种习惯。即整个课程要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贯穿“立德树人”的一条主线,突出全员参与、全方位渗透、全过程体现,建立革命传统教育、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三个教育基地,进行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心理健康与法制的六教育,狠抓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与协同六育人路径,达到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会劳动四会教育目的,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与劳动习惯,让各层级的目标引领可持续发展。
二、特色校本课程建构需要结构体系完备
课程结构是指课程体系中所包含的各种原则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形态,是各类课程构成的有机的、完整的统一体。学校在实践中探索,架构了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核心素养的以“基础型课程”为主体,“拓展型课程、体验型课程、兴趣型课程及探索型课程”为四轮,“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为体系的“一体四轮三体系”的课程结构。
f学校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课程评价有机结合。基础型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国家课程分为专门课程和其他课程,专门课程有政治思想课程和心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