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浅析玉米收割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应用技术
作者:于延春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3年第01期
【摘要】论述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发展的几个阶段,根据入世后我国农业的发展趋势,对我国的玉米收获机械的发展前景作出分析。
【关键词】玉米收割机械化现状发展
2006年,我国小麦的机械收获率已达到70,水稻机收割率也达到206,但是作为我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的玉米,机收率却只有173,比2005年增加01百分点,发展十分缓慢。玉米机械化收获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瓶颈环节,引起了各级政府和有关专家的高度重视。玉米作为我国第三大种植作物,其机械化收获已经在我国各地有了一定的发展,特别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预计今后几年玉米的机械化收获规模及水平会出现长足的发展。
1玉米收获机械的现状
我国玉米收获机械的研制起始于1960年,先后进行了长达6年,“文革”期间被迫中断;1971年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以后,玉米收获机械化掀起高潮,经历了从引进、使用、仿制、改进国外样机到基础理论研究和自行设计两个阶段。
同期我国引进了前苏联的KCKY6型玉米收获机,是现在乌克兰赫尔松康拜因联合收获机制造公司生产的。这种收获机可以进行摘穗青贮联合作业,实现穗茎兼收。它采用对行作业,设计收获行距700mm,而我国广大农村的玉米种植行距为500mm左右,制约了机具的使用;它的秸秆切割方式为无支撑切割,使得作业后的留茬高度高且参差不齐,而且由于喂入杂乱造成切碎后的茎秆长短不一,切碎后的饲料斜茬率高,切段长度达40120mm。使得饲料利用率很低,用户使用后很不满意。并且这种机型宽度达45m,机体庞大,价格昂贵,不适应我国农村广大地区的田间道路情部况及经济的发展水平。
2我国内研究开发现状
我国研制玉米收获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始于20世纪60年代,几乎没有形成定型产品。第二次高潮出现在80年代后期,共有近50家企业和科研单位参与其中,研究开发的重点是解决高湿玉米(籽粒含水率高达35以上)的收获问题,针对当时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和经营规模,研制成功了60多种机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21摘穗辊式单行玉米收获机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代表机型有4YZF1型、4Y118型等,该类型的收获收大多为披挂式,配套动力为11147kW(1520HP)的小四轮拖拉机。均采用摘穗辊式摘穗机构,置于拖拉机右侧,一次可以完成玉米的摘穗、集箱和秸秆粉碎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