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水平决定了你所能接触的资源和就业的机会,经济体量越大,所需人才越多,这就是蛋糕做得越大,就算你不强,也能分到属于自己的一小块,就算分到一小渣,那也是带奶油的。举个例子,如果你可以接受在江苏,湖南,湖北,安徽等地区就业,那么你可以优先选择江苏省,南京可以作为准一线城市,从任何角度讲均很发达,那么如果你说南京大学很难,招的不多,复试又难,我不一定能上,而中南财经政法或者是华中科大,湖南大学,这些招的可能多一些,也是985211,我把握可能更大一些,那么我是否应该报考这些学校呢?个人看法是不一定,南京大学考不上,可以考虑江苏省内稍次之的学校,比如东南,南审。这里的关键就是一个省的经济水平会对就业产生严重影响,也许不是看似同等级(同985)这样可以弥补的。不要问我有什么根据,有也不好讲,讲多了就太不客观了,就会给人感觉我在黑学校。这点想说的就是你就业的经济环境经济整体水平很重要,不要为上名校忽视这点,当然我绝不是说湖南湖北这些身份的不值得报,如果你想在两湖就业而非江苏,那么果断不要考南大。这里只是突出经济的重要性。这一点也许对于定位于211和普通重本大学的考生更为实用。
还是要补充一点,我所给出的几个观点,只是你选校时需要考虑的,但并不是全部,你还要考虑你的家庭,对于未来生活的定位(不一定你就喜欢大城市,小城市也很好很安逸)等等因素。
f第三调整名校思维,这一点也是对上述两点的补充。
我写这个帖子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合理选校,减少未来竞争的压力,关键在于搞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考研对于一部分考生是圆名校梦,改换门庭,但你要想清楚,你的梦想是未来,而不是过去。你继续前进是为了未来有好工作,好生活,尽管说法过于通俗,但cc就是这样吧,不然跨考的也不会如此多,如果只是为了你之前未竟的梦想,那样做就不太理智。名校不等于一份好的就业,不代表你会有舒适的生活,一个985的牌子也许只是你心中的念想,千般好万般好只在你脑海中,综合自己的实力水平,虽然cc考试成绩易于波动,各校分数也不稳定,但毕竟还有复试一关,115已经很善良了;12最常见;13的学校做的有点过,可能你也会跟着他发疯。写这一点就是希望大家一战成功,我就是2战,知道连考两年的日子不好过。。这点你当参考,主要说的是你在确定地域的基础上,在省内选学校时应注意。
多说一点,考试本是用分数的杠杆来调节考生,对于社会来说,被刷的考生是被录取考生的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