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从容说课本课题主要介绍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在介绍二氧化碳时,首先让学生利用课题2中讨论确定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利用收集到的二氧化碳去探究它的性质,最后让学生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总结其用途。教材还介绍了温室效应的危害及处理方法。关于一氧化碳的教学,教材主要通过一些演示实验,让学生归纳它的可燃性、毒性和还原性。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2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3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2.过程与方法1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归纳。2会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化保护环境、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教学重点1.二氧化碳的性质。2.一氧化碳的性质。教学难点1.CO2与水的反应。2.CO2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总结、联系实际。教具准备教师用具:1投影仪、充有一氧化碳的贮气瓶、导管、烧杯、试管、铁架台、玻璃管、酒精灯、单双孔塞;2澄清石灰水、新鲜鸡血、抗凝血剂、CuO、干冰。学生用具:1大试管、带导管的单孔塞、集气瓶、烧杯、酒精灯、白铁皮架有两个阶梯、软塑料瓶;2石灰石、稀盐酸、木条、蜡烛、石蕊溶液、花、稀醋酸。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CO2的性质和用途。第二课时:CO的性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言CO2在自然界中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有必要探究CO2的性质。学生活动制取CO2并收集到三个集气瓶、一个软塑料瓶中。活动与探究1.点燃两支短蜡烛,分别放在白铁皮架的两个台阶上,把白铁皮架放在烧杯里,将一个集气瓶中的CO2缓慢地沿烧杯内壁倒入烧杯中注意:集气瓶上的玻璃片不要拿掉,只需露出瓶口的1/3,观察现象并分析。现象分析
f2.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2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塞,振荡,观察现象并分析。现象分析根据上述观察分析填写下表:颜色CO2学生活动讨论交流1.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时,下面蜡烛先熄灭,上面蜡烛后熄灭。这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同时密度比空气密度大。2.向软塑料瓶中加入水,盖紧瓶塞后,发现塑料瓶向内凹陷。这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使瓶内气压减小。3.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介绍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在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增大压强,还会溶解得更多。生产汽水等碳酸型饮料就是利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