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教学反思阅读经典名著,是中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完善自身人格的一个重要平台。新课程在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特别设置了“名著导读”部分,与文本中的“阅读部分”相并列,目的是引起师生对名著阅读的重视。但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及快餐文化的冲击,很少有学生潜下心来阅读经典名著,教师在教学中对名著阅读也是淡化处理,没有当成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了抓,这就致使高中名著导读“名存实亡”。
《巴黎圣母院》是高中语文必修二“名著导读”的内容,小说篇幅较长,对阅读能力一般的学生来说,读懂小说有困难,所以挑选这篇小说是一次挑战。但如果教师引导得法,也会收获不小。课前三周安排学生反复阅读小说,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展开阅读,如初读抓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再读抓主要人物形象和塑造手法,三读抓小说的主题或精妙语言;同时鼓励学生将独立阅读与小组合作阅读相结合,扫除阅读障碍。课上以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入手,引导学生分析主要人物形象。在分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美丑对照抓小说主题,进而理解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课后引导学生自主赏析小说精妙语言,培养建构与运用语言的能力。通过这节课的导读,师生收获匪浅。
首先,教师要重视名著阅读。教师对名著阅读的重视不应该停留在口头上,教师的淡化意味着学生彻底放弃阅读名著,应该践行名著导读,把名著阅读当成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来落实,肩负起传承与弘扬文化的责任。
其次,教师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交流阅读方式,鼓励学生以个体喜欢的方式阅读,鼓励学生发表阅读感悟或经验,让他们在老师欣赏的眼光中感受到被认可被肯定的愉悦,从而受到鼓舞,将阅读名著看作学习中的一种乐趣。
再次,教师要思考如何“导”。名著导读课既要抓住作品的精髓,又不能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既要注重阅读的方法,又要渗透作品的价值;所以需要教师既要有整体意识,又要有重点意识,在设计探讨的问题上一定是切中肯綮的。
总之,名著阅读不仅是新课程的要求,也是老师的使命,更是以“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需要。只有我们大胆创新,敢于尝试,我想名著才能真正深入学生心中,学生才会真正成为名著的最大受益者。
1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