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探讨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护理的相关内容。方法:对我院高血压住院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探讨患者的采集,降压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住院患者的病情均得到相应的好转,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高血压除了医疗及护理外,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监测对稳定病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关键词:高血压;护理;探讨【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32901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82010年8月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患者中,符合高血压诊断的患者102例,其中,男80例,女22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82岁。12方法住院后2448h检测高血压与以下哪些因素有关:过量吸烟、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症、脑出血、心力衰竭、遗传因素、动脉硬化以及各种社会因素。2高血压病的防控①建立正确的疾病防控理念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基础和前提,健康教育的效果直接影响高血压病病人的健康信念模式,而正确的健康信念,有利于病人的服药依从性。在护理活动中可通过个别咨询、书面指导、团体授课,也可采取走廊张贴科普宣传画、出黑板报等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形式,向病人讲解高血压病
f的危险因素、并发症、预后和规律服药的重要意义等相关知识,以建立正确的疾病防控理念。②生活方式的指导,合理膳食限制食盐摄入,一般成人摄入盐56gd。此外,过多摄入脂肪也是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一个危险因素。限制食用动物脂肪。限制体重,适度加强体育锻炼:每天从事一些户外活动,并持之以恒。避免过度紧张,生活要有规律,以保持正常的高级神经活动。限制饮酒,提倡戒烟。
3高血压的治疗原则①个体化即用药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病人的病理生理特点,病程进展和并发症,而采用不同的药物不同的剂量,除非紧急情况,一般不必急剧降压,尤其老年人,以逐渐降压为宜。无并发症者,可使血压18712kpa14090mmh上下,有心、脑、肾供血不足者,过度降压可加重缺血,药物降压,不是病因治疗,应长期用药,甚至终生治疗,采取最小有效量,长期坚持。,尽量选用1天服用1次具有24小时平稳降压作用的长效药物。其特点是:提高患者治疗的顺从性、更平稳地控制血压、保护靶器官,减少心血管病事件的危险性。可持续24小时的降压药物标志之一是降压谷峰比值>50,即给药24小时后仍保持50以上的最大降压效应。还要充分考虑患者长期治疗的经济承担能力。②联合用药如第1种药无效,血压未能达到目标,联合用药优于大剂量单药治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