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2013年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大厅摘要:电商企业行色匆匆走过2013年,留下太多美谈,也留下同样多的质疑。经过了前些年的野蛮增长和资本冬天,2013年带给电商企业的变化,更多在于对新模式的探索与坚持。在市场的选择下,电商企业纷纷走向不同的岔路口,寻找生存的空间和赚钱的方式。据中国报告大厅了解:电商企业行色匆匆走过2013年,留下太多美谈,也留下同样多的质疑。经过了前些年的野蛮增长和资本冬天,2013年带给电商企业的变化,更多在于对新模式的探索与坚持。在市场的选择下,电商企业纷纷走向不同的岔路口,寻找生存的空间和赚钱的方式。淘宝和天猫的350亿元销售额,让电商老大阿里巴巴站稳脚跟;京东猛推POP平台,让大家看到了盈利希望;苏宁不仅将商业带上云端,还玩儿起基金、做起金融,并将开出银行;腾讯则携微信利器,杀入移动购物这一新兴市场。巨头们向左走与向右走的选择,让电商行业格局在一年的时间沉淀后有了新变化。关键词1止损今年,以自营见长的B2C企业再次将“平台化”的概念抛出,而且抛得更加掷地有声。刘强东在京东合作伙伴大会上,直言开放平台是决定京东生死存亡的要点;随后,苏宁也将以“三免”的姿态扩充包括实体店和老字号在内的第三方商家。平台化的原因显而易见,其中平台可以帮助电商实现盈利被看做最重要的一点。公开资料显示,在自营型电商陷入亏损泥潭难以自拔的同时,100依靠开放平台吸引卖家到淘宝开C2C网店、到天猫开设B2C旗舰店的阿里巴巴,已经赚得盆满钵满,几乎成为电商行业内惟一规模性盈利的电商企业。目前已有数据研究表明,开放平台已经使京东的毛利率提升05个百分点,原因是开放平台是收取佣金模式,其边际成本很低。此外,物流等服务也是平台商的盈利点之一。苏宁和京东方面都曾表示,尽管该平台提供的物流服务价格低于市场价,但仍可为企业带来利润。关键词2移动端移动端将替代PC端成为用户接触电商企业的“主屏幕”,已经是业界公认的趋势之一。数据显示,去年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到965亿元,同比增135;今年随着盘子增大增幅虽然有所趋缓,但移动电商增速依然远高于整个B2C领域。天猫、京东、易迅等主流B2C网站提供的信息显示,目前移动端交易额或订单量占网站整体比例多在2030之间,与此同时,大众点评等一部分与线下企业关系密切的O2O
f电商,移动端使用率占比早已超过PC端。有业内人士坦言,拿到移动互联网的“门票”已经成为各大电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