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价的设计
依据一体化系统教学设计应包含着评价设计。评价活动是伴随着教学活动同步向前推进的。因此,教师应当在提出教学实施方案的同时,也提出过程评价方案。
教学评价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重要的问题:一、评价内容评价设计首先要解决的是“评价什么?”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形成性评价应该认真考虑这样一个问题:五个方面的教学目标究竟以什么形式体现在教学活动之中。教师课堂上看到的是“完整人”(theWholePerso
)的综合行动,我们把这些行动统称为“学生表现”(Stude
tsPerforma
ces),我们设定的教学目标应当反映在学生的课堂表现之中。学生在课堂中的真实表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学生话语在语言教学评价中,学生话语是一项重要的指标。教师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收集学生的活动表现证据,其中包括话语量,话语真实水平,话语连贯流畅程度,话语的随机建构水平等。2学生行动伴随着学生话语,还有相应的行动发生。我们需要重点评价学生行动的目的性、互动性、主动性,还应评价学生行动的实际效能。3学生认知水平
f
教师应当采取有效手段得知学生的思维进程与线索,学生对教学信息的领悟程度,学生对教学资源的感受深度,以及学生接受新语言学习项目的敏锐程度。
4临场机智课堂过程是教师与学生随机构建教与学的关系的过程。所以,学生在现场所表现出来的临场灵活性,创造性,以及对学习情景的适应性,也是教师的评价内容。二、评价主体评价主体主要指的是“谁来评价?”的问题。形成性评价设计应当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性。教师、学生以及身居课堂之外的家长都可以是评价的主体。1教师评价教师评价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1教师对全班的评价教师估量全班的整体表现,发现群体的学习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明确群体学习活动的总体趋势。2教师对部分学生的评价教师应当评价不同水平的学生的实际表现,看优秀学生是否有突出的表现,看后进生是否正在进步等,这些均属对部分学生的评价。3教师对学生小组的评价
f
小组活动应当成为教师评价的重点项目。教师应当观察不同小组的内部互动情况,小组领导力的强弱,小组的信息沟通情况,小组执行任务的过程,小组解决问题的成效等。
4教师对学生个人的评价教师对学生个人的评价需要以个案的形式观察探寻那些可以说明他们学业进展情况的具体表现。面对一个群体的众多学生,我们要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形成性评价。由于学生个人的表现均有某种代表性,所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