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包装用胶粘剂(四)
①外观质量较差,胶液颜色很深。这对透明包装来说多少有些影响。正常的胶液,应当几乎是无色或只有一点淡淡的浅黄色,绝对不应该深黄、咖啡、酱油颜色。造成颜色深的原因有二个:一个是原材料不合格,另一个是工艺设备不过关。颜色太深了,说明胶液中的杂质太多,总体质量就可能有问题。
②固体含量偏低。有时是主剂的固体含量不合格,标明75的,实测只有70,标明50的,实测只有42~45;有时是固体剂的固体含量不合格,应该是75,实测只有71~72。固化剂不合格比主剂不合格的不良影响更大,因为它会造成配比失调、胶膜不固化、始终发粘,因此,剥离力低,耐热性差,抗生不好。固体含量是应该有标准的,但有±2的许可范围,只控制下限,永远负公差,就有故意之嫌了!说到胶液的固体含量,有一个检测方法不同而得到结果也不同的问题。在一次全国性的技术交流大会上,有家公司介绍说,他的产品固体含量检测方法是,先取一块小面积的膜去称重(设为W1),然后取少量胶液样品载在其上面,拿去第二次称重(设为W2),所取样品的重量为W2W1,称完后再放入到70~75℃的烘箱中去烘干30mi
,再拿出来第三次称重(设为W3),烘干后的样品干基重量为W3W1,按NV=W3W1W2W1×100就可计算出该胶的固体含量(NV)。我认为这是不妥的。
因为首先,对固体含量(又称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国家有一个标准的检测方法,那就是GBT27931995,任何人都必须采用这个统一的检测方法,才会有公平、公正、合理、准确可言,否则就要乱套。第二,按他这种方法检验,会因各人操作速度的快慢、熟练程度的不同,造成结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f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果值与实际值有很大的偏差,检验结果值为50的,实际上远低于50,同样,检验结果值为75的,实际上也远低于75。这是因为:
①在取样称出了样品重量那一刻的样品固体含量已高于原装桶内胶液的固体含量。原因是在取样的同时,就不可避免地会有溶剂在连续挥发,气温高、操作速度慢,就挥发得多。由于称取的样品少,计算固体含量时的分母(W2W1)小,稍微一点偏差都会对结果值影响较大,所以,这种开放式取样称样的方法是不准确的,其检测的结果值一定会比真正的实际值高。
②在70℃75℃下烘干30mi
的干燥条件,远不能将胶液中的溶剂彻底烘干,因为胶液中的溶剂是醋酸乙酯,其沸点是771℃,当胶液层较厚时,在70℃75℃下烘30mi
根本无法把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