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初中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背景分析根据《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
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强调打好英语语言基础的同时,对学生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应用能力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它要求学生能通过读和听获得知识信息和语言,经过思维,在原有知识及语言的基础上对所获得的内容和语言加工和重组,并赋予新的内容,然后输出,从而完成交际;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以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更高要求。
但在目前我们的教学中,部分教师授课极少用英语,特别是农村中学母语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仍然存在。学生读说英语的机会很少,有的初中毕业说不出几句英语。经过认真的分析和反思,发现当前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具体问题是:1教材方面口语材料单一的问题:
学生能接触到的口语材料基本上是教材,而这些材料形式单一,内容雷同,跨度大,难度不低,不能激发学生的口语兴趣,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2.教师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1)教师训练学生口语的形式和方法简单
教师训练学生口语的形式和方法单一,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规定的口语材料,在整个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在被动的训练口语,自己的思维空间和思考动力受到限制。
f(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重心失衡新人教教材提供了大量的口语材料。不仅在篇幅上有所增加,而
且材料的选择和难易度与以前的教材相比有较大的改进。虽然新教材信息量大,时代性强,内容新颖以及符合中学生口语心理和兴趣等优点,但在实际教学中,仍有不少教师把口语材料分解成孤立的语言知识点进行教学,致使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重心失衡,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英语口语材料的应用功能。(3)教学手段落后。
特别是农村中学的教师会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较少,能每节课坚持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更少,更不用说网络平台上进行英语教学。况且,我们缺少学习英语的语境和氛围,先进的教学手段,多媒体和网络辅助英语口语教学必不可少的。(4)不能充分利用非智力因素
语言能力与学生的兴趣,志向和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密切相关,而这些品质显然不能通过单一的应试强化训练来培养。目前,许多初中教师在口语教学中更注重利用学生的智力因素,而忽略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学生在训练口语时他们害怕开口,不愿开口,其口语质量和口语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
针对以上问题,为了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