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1.古人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学问渊博,但也反映出当时书写工具的落后。那在古代的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书人外出游学时,不用带五大车的竹简,也可以达到“学富五车”呢A.西周B.秦朝C.汉代D.唐代2.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二三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主要得益于A.造纸术的重大改进B.雕版印刷术的推广C.活字印刷术的发明D.文化市场的迅速扩大3.中国四大发明中被称为“为资本主义的到来吹响了号角”和“水手之友”的发明是A.印刷术、造纸术B.火药、印刷术C.指南针、造纸术D.火药、指南针4.下图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蔡侯纸”是世界上最早的纸B.西汉时期就已经发明了可以用于绘写地图的纸C.纸最早是用于绘制地图的D.纸最早是在我国的边疆地区发明的5.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A.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D.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6.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是A.政府是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者B.实用技术发达C.普遍重视科学实验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7.中国古代科技成就辉煌,但很少做出理论概括和分析。如发明了火药,却没有总结出化学变化的规律来。下列原因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重感性和经验B.习惯于因循守旧C.重实用性D.与封建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有关8.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
1
f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A.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B.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C.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D.改变了整个世界的事物面貌和状态9.“一个奇怪的事实就是,源于中国的技艺似乎需要经过移植才能够获得高度的发展。见证一下火药、印刷术和航海罗盘在应用上所取得的巨大改进就可以证明这一点。”关于这段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中国人创造了四大发明,但它们未在本国充分发挥作用B.中国经济停滞、倒退决定了四大发明必须移植才能继续传播C.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了中国的科技成就并有所创新D.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促进了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