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口中学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落实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有关文件精神,在县教育局和进修校统一指导下,学校从起始学科、起始年级分步实施新课程改革,现对2004年9月2007年6月一周期课改工作作如下安排:一、课程改革实验准备阶段(2004年72005年6)课程改革实验准备阶段1.2004年7月起,继续组织学习教育部《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和《走进新课程》。安排各科教师参与通识培训,以及分年级召开家长学校会议,广泛发动宣传,努力营造实施新课程的各项准备工作。2.建立浦口中学课改实验工作领导小组。3.建立实施课改工作的有关管理、考核措施,鼓励教师投入课改实验。4.落实课程、课时、师资、相关学科实验器材等。5.通过学习让广大教师认清课程改革的十大主要任务。1)验证新课程标准实验。2)德育课程改革实验。3)新课程设置及教材使用实验。4)校本课程的管理与开发实验。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6)信息技术应用实验。7)教学方式创新实验。8)教育管理创新实验。9)新课程评价体系实验。10)教师培训模式实验。二、启动阶级(2004年9月至2005年7月)启动阶级1.初三物理化学首先进入新课程中考改革、初一起始学科进入新课程。本阶段主要进行新教材的试教,通过公开课、研究课、观摩课等活动调研、分析、总结经
1
f验,安排其他学科教师参加通识培训,按照“先培训,先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让全体教师参与各级各类培训活动。2.检查相关学科的师资、教材、课时、实验器材及实施情况。3.9月初与教师节结合,组织课改展示课活动。“走近新课程”课改活动。4.定期召开实验教师座谈会,了解课改中出现的新问题,共同探讨应对措施。5.实施要注重教师的教学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师生双方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6.探索对学生的评价改革。先从政史地生、音体美等学科开始,改革成绩的评价方式,发挥评价功能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自信、建立自信,促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对教师的评价也要作相应的改革,强调教师自身对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促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8.改革完善考试制度。考查学生动手、动口能力。做好初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