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构建有生命力的数学课堂
作者:陈赛来源:《广西教育A版》2010年第11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生命力文献编码doi103969jiiss
04509889A201021
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相交与平行》的第一课时中“画平行线”是教学的难点传统的教法是教师精炼、准确地讲解、示范学生模仿、训练。就像焊工一样把知识牢牢“焊接”在学生的头脑中老师的焊接技术高一些学生掌握就相对好一些。但是这种教学关注的只是操作技能。学来的知识是零散的缺乏人的主动性和生活联系性换来的只是暂时的实效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平行线的画法。为了改变纯粹的教师讲解的教学方式探求有利于学生理解的教学策略在本校的一次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
教学片段
在学生认识了平行线之后教师让学生自己尝试怎样才能画出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学生自主尝试交流中出现了以下几种画法
①先用直尺画一条直线然后随手把直尺往下平移再画另一条直线。②借助格子纸上的格子画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③利用学具上的长方形的两条边画出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④利用直尺和三角板按照教科书上的正规画法画出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在展示中教师没有马上给予评价而是当学生全部展示完了之后引导学生梳理评价哪种画法好结果大多数学生认为第四种画法最好。于是教师叫刚才用第四种画法的同学上来示范画法其他学生模仿。
反思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教学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形式首先让学生自主探索如何画平行线然后利用学生来教学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不过第四种画法并不能代表学生真实的认知起点很有可能是学生看书自学的一知半解这就相当于为学生的新知提供了一个虚构的“嫁接”点所以整个教学过程虽看上去自然流畅但在后来的练习中我发现学生对于平行线的画法掌握得并不好。这种纯粹的用学生教学生可能会出现教者也就是学生也不是完全掌握了画法学者也只能是简单地模仿没有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得肯定也肤浅。另外教师的教学目标仅仅限于如何画平行线割裂了平行线概念与画法之间的联系不利于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
如何突破“画平行线”这一难点呢我对该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改进。教学中我也放手让学生尝试画出一组平行线但在交流过程中我关注的不是画得对与错而是让学生说明“为什么这样画”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体验平行线的特点感受画平行线必须使画出的两条直线不相交。针对学生随手向下平移画平行线的现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