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屏去食饮屏:去除.
C.自王公贵人,下逮田野士庶逮:到、及.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强前行,多者不十日已可至.B.孔子之徒,颜、曾为大贤.C.无意于是乡,而其终卒入焉.D.予穷于世久矣,将往游焉.
B.故非违世乖俗之士乖:乖顺.D.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得:适合.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焉用亡郑以陪邻.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然世以其始至之难也,万方图维以求勿至可是世人认为饿乡开始很难到达,于是多方谋划希望能免受饿乡之苦B.虽曾子叹其微,而论者以为甚贤矣虽然曾子并不赞成饿民的做法,但(后世)评论的人都认为他是德行很好的人C.于陵仲子立意矫俗,希为是乡人,行三日,卒废然而反于陵陈仲子立志改变风俗,希望成为饿乡人,才步行三天,最终却停止而返回D.然岂与夷、齐以下,立志自入者同乎哉可是他们怎么能与伯夷、叔齐以及他俩以后那些立志自己进入饿乡的圣贤相同呢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是一篇寓言式的杂文,以“饿乡”为喻,赞扬了守志之士宁可穷饿困顿至死,也不仰人鼻息,苟且偷生的可贵精神。B.作者笔下的“饿乡”是一种理想圣境。在这里不须费神思虑、趋奉请见,无饥荒呼号之患也不存在讥笑侮辱等丑恶现象。C.本文广征博引,阐明入“饿乡”、不入“饿乡”与误入“饿乡”等三种不同情况,不流于空论,行文流畅,笔力健朗。D.末段以“自得”与首段“自适”相呼应,赞扬了君子们“求仁得仁”而无怨无悔之境界,突出了自己到
2011丰台二模语文第页共9页2
f达“饿乡”之艰难。10.第二大题文言文中作者提到“非强忍坚定守死善道之君子,虽至是乡,辄不幸中道而反”一句,意思是说:没有顽强意志力的人,即使达到较高境界,最终也不能坚守正道。请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你的知识积累或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领悟。不少于200字。10分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线的部分断句。分)(5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朗欲舍朗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歆朗之优劣。(取材于刘义庆《世说新语》)12.在横线上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做其中4道题)(8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故哂之。《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