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摘要:2009年中国政府实施了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宏观经济从恢复性增长进入稳态增长。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普遍提高,国内外经济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本文综合运用ARIMA模型和动态因子模型,预测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区间为96~10。2010年,中国经济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但也同样存在着诸多结构性、发展性和体制性的矛盾。因此,应该把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并把“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作为宏观调控思路。r
r
  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企稳向好,前三个季度GDP增长分别61、71、79,整体表现好于预期。在外部需求放缓的情况下,政府采取了一揽子刺激内需的政策,投资快速增长,消费稳步提高,对国民经济的复苏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本文根据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及相关历史数据资料,对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增长趋势及其特点进行分析和判断。r
r
  一、2009年宏观经济运行回顾r
r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2009年中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推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先后7次上调出口退税,采取了大力鼓励和刺激消费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9年国民经济逐季反弹,实现了“V”型复苏,全年宏观经济运行有如下五个方面的特征:r
r
  一投资驱动明显r
r
  2009年前三个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4,投资在经济增长中起到了最为关键的作用,拉动经济增长73个百分点。投资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民生性投资加快,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投资增长729,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增长683;中西部地区投资高速增长,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投资增长分别为281、383、389,西部地区投资增长最快;房地产开发投资逐步回升,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5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448,带动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逐步提高。r
r
  二消费稳步提高r
r
  2009年,消费保持平稳较快增长。1~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12733亿元,同比增长153,全年月度同比增长率基本保持在15左右。消费增长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稳步提高促进了消费增长。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105,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实际增长92。第二,农村消费增长快于城市。家电下乡等政策效果不断显现。1~10月份,县级和县级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分别为164、156,高于城市15的增速,农村消费增长长期滞后于城市的格局得到改变。第三,居民消费支出的稳步提高对我国经济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