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据,但还不能通过试验检测得到精确的数据,这对后期使用材料和结构的疲劳及耐久性,缺乏准确的判断和预知性。这也是我国塔机制造行业与发达国家同行业存在较大差距的方面。因此,在目前国内塔机行业标准和监管还不十分完善的情况,有一定规模和研发实力的企业,应以增强自觉性和负责任的态度,逐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试验和检测手段。如此一是可以引领行业的发展,做规则的制定者;二是为今后行业的不断洗牌、整合抢占先机;三是通过试验手段的提高,做到产品研发的最大合理性和经济性,以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
(3)在机构方面,要开发出结构紧凑、高效、节能、可靠性高的三大机构。目前一些厂家在中大型塔机上配置的软齿面圆柱齿轮的π型起升机构,应予以淘汰。起升机构卷筒应全部采用“LEBUS”双折线槽型式,以提高钢绳使用寿命。采用变频控制的起升机构,应适时开发和运用电流二次逆变技术,提高节能性。大吨位塔机,应相应开发柴油机作为动力和液压系统作为驱动的起升机构,以提高塔机的适用性。而回转机构设计方面,目前国内没有任何一个厂家,较好地解决塔机在运行中突然停电回转失控的工况。
(4)在塔机智能化方面,我们几乎是一片空白。中型以上塔机在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两方面,要实现实时检测和控制。变幅也要实现实时直观显示。各机构故障也应实现实时在线功能检测。同时一种经济适用的群塔作业的防碰撞装置,也应作为重要的研究课题。驾驶室的坚固度,以及更加人性化的操作环境,也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和改进。
(5)在结构制作方面,要进一步提高工艺装备的精度和焊接质量,以及涂装质量和水平。大多附件如栏杆、爬梯、平台等要全部采用镀锌处理,以提高这些附件使用的耐久性和整机的美观度。
以上是我国塔机制造业在总体上需要不断改进、提高的基本的方面以及发展
f的方向。
二、课题关键问题及难点
起重臂是属于塔机的金属结构部分,是除塔身外另一重要受力部分,而且主要的工作单元都在安装在起重臂上。受力大,受力形式多。在工作中承受着压力、弯矩,回转时还受到惯性力。而且在有风的环境下还要受到风力作用。
重点及拟解决的问题是:①起重臂在各种情况下的受力问题。②吊臂的形式及尺寸(变截面)(单吊点)③吊臂的强度、稳定性及刚度验算
三、文献综述
塔机起源于欧洲,据记载,1900年欧洲颁发了第一项有关建筑用塔机的专利。1905年出现了塔身固定的装有臂架的起重机,第一台原始塔机出现于1912~1913年,1923年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