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地震剪力调整JGJ3第1027条。32、框支梁柱的设计,JGJ3第1028条、1029条、10211条、10212条,底部加强部位墙体配筋,JGJ3第10215条。33、转换层楼板设计,JGJ3第10220条。34、高层建筑应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35、高度超过60m的高层建筑,基本风压应按100年重现期风压值采用,注意风载体型系数。36、最大地震作用方向,斜交抗侧力构件。37、特别不规则结构应考虑双向水平地震作用。38、复杂高层建筑应采用至少两个不同力学模型的结构分析软件进行整体计算,并补充弹性时程分析。39、边端跨大开间楼板计算,边端支座宜采用铰接假定。40、开洞楼板局部不连续,或有缺口或宽度窄小应采用弹性楼板假定并采用总刚分析,转换层楼板应采用弹性楼板假定,总刚分析。41、大底盘多塔结构,既要整体计算,也要切开分塔计算。42、剪力墙结构底层层高的确定方法。43、框支剪力墙结构的抗震等级。44、所使用程序的审查。45、框剪结构墙体开洞加强措施比剪力墙严,统一措施第229页和
3
f225页。
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补充(结构专业)
一、地基与基础1、人工处理地基,如复合地基等,承载力应正确修正。2、应正确确定地基基础的设计等级。3、地下室外墙计算计算荷载(人防荷载控制还是正常使用荷载控制)、计算简图、计算参数、最小配筋率。4、基础的环境类别和耐久性要求。二、框架结构1、结构的规则性;规则结构不进行扭转藕联计算时的边榀地震作用效应增大系数。2、计算振型数及质量参与系数。3、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条件;正确计算地下室结构楼层的侧向刚度比。4、基础埋深较大时,设置拉梁层或采用短柱基础。5、框架梁端砼受压区高度比限值,一级抗震等级应≤025,二、三级抗震等级应≤035。6、抗震等级为三、四级时,框架柱根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箍筋直径应≥8。三、剪力墙结构1、抗震等级为一、二级的剪力墙截面厚度,一般墙的底部加强部位,
4
f墙的截面厚度不应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16,且不应小于200,一字墙的底部加强部位,其厚度不应小于层高的112当墙厚不满足要求时应按JGJ3附录D计算墙的稳定性。2、剪力墙的小墙肢:hwbw<5时轴压比应加以限制,一级抗震(9度)≤03一级抗震(7、8度)≤04,二级抗震≤05,三级抗震≤06hwbw≤3时宜按框架柱进行截面设计,底部加强部位纵筋ρ≥12,一般部位ρ≥10,箍筋全高加密;剪力墙小墙肢配筋的其他要求。3、剪力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