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用声呐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并测得接收到回声所用的时间为6s,则海底的深度为:1450ms×3s4350m。四、人耳的构造与听声原理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2、听声原理: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详解: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出现障碍是神经性耳聋)。3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比空气传声效果更好。4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不一定相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由此可以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叫双耳效应。
f★详解:听见立体声,就是利用双耳效应,欣赏不同方位,不同强度,不同乐音的音乐。五、声音的特性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三个方面。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决定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详解:频率(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符号Hz),振动物体形体越大音调越低。例如:歌唱家分高、中、低音是以音调衡量的,人紧张时候的尖叫音调很高,大提琴比小提琴的音调低很多等等。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就是声音大小。物体震动的幅度(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弱。★详解: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也就是震动幅度)决定声音的强弱,振幅越大声音越大(响度越大)。例如:某个人是个“大嗓门”就是他的响度强,说话声音大;“震耳欲聋”说的也是响度高;说“悄悄话”说的是响度低等等。3.音色:不同的发声体由于材料、结构的不同,发出具有自身特点的声音,这就是音色。★详解:音色是发声体所独有的,所以,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音色的不同去分辨不同的发声体。音色是声音的特色,根据不同的音色,即使在同一音高和同一声音强度的情况下,也能区分出是不同乐器或人发出的。例如:“听其声,辩其人”,“这个人的声音好听”等,指的都是音色。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是声音特性的三个独立方面。六、超声波和次声波1.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能听到的声音在20Hz~20000Hz之间,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2动物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和人不同。★详解:大象靠次声波交流,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