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离子反应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知道酸、碱、盐在水中能发生电离;2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教学重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教学难点】:电离、电解质等概念的建立【教材分析】:本节包括紧密联系的两个部分“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而深刻的理解电解质的电离,是本节的关键,在此基础上引出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但找出电解质溶液中真正是哪些离子参加了反应,仍是需要突破的难点。【设计意图】:高一新生的化学基础差别较大,而本节的概念又比较抽象,所以本节教学设计中的起点比较低,适当增加了实验和电脑动画以使微观离子的活动变得直观。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是要学生参与到知识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来,亲历学习探究的过程,这也是本节教学设计的目的。【教学方法】:结合实验进行教学
【教具】:多媒体电脑投影设备、必须的实验仪器和药品(本节在实验室上)【课时安排】:第一课时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第二课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教师活动1请同学们在1学生活动学生观察:NaOH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设计意图
实验台上找出NaOH固体和
白色;CuCl2棕色、褐色等等。
CuCl2晶体,观察它们的颜色。22请同学们用现象。3色固体。42NaOH+CuCl2
学生操作后:没有固体间不能反应物质,在溶于水后能学生操作后:有蓝反应。
药匙各取少量在滤纸上将它们混合,观察有什么现象。3请同学们将
学生试写:
上述混合物倒入小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静置,观察有什么现象。
=CuOH2↓2NaCl
1
f4
猜想发生了
什么反应,试一试写出化学方程式。1请同学们再1学生操作后:NaOH提醒学生从两种固体不见了,CuCl2溶液的颜色有别于固2色固体生成。学生操作后:有蓝体的颜色来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物质溶于水时发生了一3学生有各种各样的回答。些变化。
各取少量NaOH固体和CuCl2晶体分别溶解于两个小烧杯中,观察现象。2请同学们将
溶液无色;CuCl2溶液蓝色。
上述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观察现象。3
讨论:①物质(教师进行分析和总结)
溶于水时有没有化学反应发生?②NaOH固体和CuCl2晶体溶于水后变成了什么?仅仅是大颗粒变成了看不见的小颗粒么?1指导学生用1学生操作后:氯化
学生电源和小灯泡做氯化钠溶液和蔗糖溶液导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