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23、《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合约上签字;1943年1月,中国分别与美英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A.中国近代主权丧失C.中国外交逐渐自强B.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强国D.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压迫
24、1938年4月,中国飞行员陈怀民在武汉空战中与日军飞行员高桥宪一同归于尽。随后,陈怀民的妹妹致信高桥的妻子美惠子:陈怀民猛撞高桥的飞机,不是发泄对高桥的私仇,而是代表着两种不同力量之间的较量。同时表示,她们一家对美惠子没有怨恨,希望有一天能够友爱地握手。此事①发生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③说明两国人民深受战争之害A.③④B.①③④②反映了正面战场的英勇抗战④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博大胸怀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5、19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曾问到西方测温、测热、测电的方法问到西方平弧三角与《周髀算经》的关系问到西方关于64种化学物质在中国语言为何物……。这说明当时的中国人A开始开眼看世界C普遍接受西式教育
B坚持“中体西用”D关注西方科技
f26、图是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七省(川、滇、黔、陕、甘、湘、桂)开办的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1937.7~1944)。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大后方七省开办工厂的速度逐年递增B.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大后方工业发展迅速C.大后方和沿海工业比例发生很大变化D.大后方工厂开办的主要原因是抵制日本的经济侵略27、“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遂乃自足。”上述言论应当是A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C洋务派对维新派的批评B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D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28、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D采用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29、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有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A.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