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能解决问题的人太少了。排水管网专业领域曾被人形象地喻为“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似乎真的像城市脚下的下水道,很有些寂寞清冷的味道。6、2010年3月至今,包括重庆在内,广东、湖南和江西等地已连续遭受暴雨袭击,许多地方甚至成为“泡”城。记者连线中国科学院院士、气候专家秦大河,请他分析其背后成因。来自中央气象台的调查发现2010年5月,全国各地的气温明显低于历史同期水平。广东、重庆等地连续发生极端气候事件。“应该说,这种气候状况与厄尔尼诺现象密切相关。”对此,秦大河在电话中给出了明确而肯定的回答。他介绍,有关统计已表明,包括广东、重庆等地在内,南方地区3月以来出现的异常天气都与其有关。秦大河分析,2009年6月至今,赤道太平洋地区维持厄尔尼诺状态。“这对全球大气运动、气候变化造成明显影响。”此外,2010年还是厄尔尼诺现象次年。他举例说,我国1998年发生的夏季长江流域特大暴雨洪涝,就与前一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密切相关。此外,他还认为,全球气候变暖也是造成特大暴雨事件增多的原因之一。“这个大的气候背景会长期存在。”7、巴黎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下水道系统。这个处在城市地面以下50米的世界,从1850年开始修建,前后花了一个多世纪才完工。1851年,工程师欧仁尼贝尔格兰为巴黎下水道系统的发展、清除和维修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技术。他发明了清除下水道垃圾和沉沙的机械,利用流水的冲刷效应将垃圾集中到定点以便清除在小下水道中,他还设计了蓄水池,以增强冲刷力,避免下水道堵塞。到了1878年,巴黎已经拥有长达600公里的下水道网。一战以后,城市人口增长对城市的“消化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于是,巴黎的工程师们又开始新一轮扩容改造工程:修建4条直径为4米、总长为34公里的排水渠,以便通过净化站对废水进行处理,处理过的水一部分排到郊外或流入塞纳河另一部分则通过非饮用水管道循环使用,洗刷城市街面。二战结束后,巴黎市政府又进一步扩建了这一系统,使每家每户的厕所都直接与其相连。到1999年,巴黎完成了对城市废水和雨水的100完全处理。经过不断完善,今天的巴黎下水道总长2347公里,约26万个下水道盖、6000多个地下蓄水池。清淤系统配备了电脑控制,还有专门针对雨季塞纳河水的“涨水站”以及安全阀,以及用于下大雨时保证排水效果的路边下水道等。每天,超过15万立
4
f方米的城市污水都通过这条古老的下水道排出市区。有意思的是,巴黎下水道还是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