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消除小学生自卑心理
自卑感是一个为大家、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所关心的问题。自卑心里是指自我评价过低的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在心里学上,自卑属于性格上的缺陷,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作出过低的评价,同时常伴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验,如害羞怕人、局促不安、少言寡语、内疚、胆怯、失望等等。自卑感严重的人,感到自己适应性差、无能、软弱,总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处处都不如别人,结果难免失败,渐渐形成自卑性格。卑心理并不是不可改变的,那么怎样消除小学生自卑心理呢?具体方法如下:一、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的能力。它是建筑的成功的经验上的,并非盲目自信。缺乏自信是低估自己的能力,高估并夸大了自己面临的困难的一种消极心理。培养自信心是克服自卑心理必须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高度的自信心意味着自己采取的信任、尊重和肯定的态度,也意味着对自己的实力有充分的了解、认识、把握。对于一个人来说,过去失败了多少次,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专心于成功的尝试,并不因失败而伤害自信。科学实验说明,学生的成绩之所以不好,大多数是由于学生持有某种错误的自我观念和自我定义所造成的。这些错误观念包括诸如:我很笨、我很脆弱、我头脑不行等等。他们有了如此的自我定义,自然就用实际的低分来证明他们的自我。可见自信心对行为和能力具有莫大的影响力。二、改变学生的行为方式1、教育学生正确对待自己能力上的差异,全面认识和估价自己。“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项和短项,都有自己个别独特之处,正确的自我评价是帮助确定正确的奋斗方向的前提。在与他人比较中,应突破一条思路,一种方法的思维定势,要使思维方式尽可能地全面些、辩证些、灵活些,从而解除错误观念的束缚,从新认识自己,并将对自己的能力做出全新的评价。
f2、教育学生正确地补尝自己,理智地对待自己缺点。所谓“补尝”就是发挥自己的才能特长,补自己生理上或智力上的缺陷,同时消除烦恼或痛苦等情绪,盲人失明,耳朵就特别灵,这是生理上的补尝功能,人的心理也一样具有补尝功能,具体做法就是“以勤补拙”和“扬长补短”。三、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1、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因为挫折容忍力的高低与人的世界观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些具有远大理想,能用正确和积极进取的眼光看待社会、看待生活的人,往往具有较为较高的挫折容忍力,因而也就能从挫折中奋起,重创新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