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力度不断加大。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市注重加大农村社会事业建设力度,不断满足广大农民对社会事业等公共产品需求。一是农村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为适应农村生产生活的需求,我市加快
f农村信息化建设,将农村信息网络建设纳入城乡一体化建设整体规划,不断缩小“数字鸿沟”。目前宽带网络基本覆盖全市乡村,实现宽带进村、进家庭。20xx年农村电气化改造建设全面展开,也为农村信息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农村教育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近年来,我市大力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全面完成12万平方米的校舍改造任务。从20xx年起,在全市城乡实施免学杂费义务教育,江北、鄞州等地对义务教育段学生实行免课本费、作业本费,部分县(市)区还将免费教育拓宽到高中段教育和农村职业教育。农村教育保障水平的提升有效促进了农村教育公平健康发展。三是农村文化建设全面展开。作为全国农村电影放映试点地区,我市积极开展“万场电影千场戏”下农村活动,率先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目标。村落文化和“农村小康体育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环境明显改善,不断丰富了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四是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我市高度重视改善农村卫生服务薄弱环节,不断建立健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推进乡镇卫生院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型,全市123家乡镇卫生院实施标准化改造建设。目前全市农村“十五分钟卫生服务圈”基本形成,农村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85,农民免费体检及建档率为846,农民看病难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
(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我市自1998年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把农村社会保障作为农村民生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到目前为止已初步形成了以农村低保、五保供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为核心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推进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制度实施,实现被征地人员“即征即保”,全市参保人员累计达到521万人,已有3295万人按月领取养老保障金,月平均待遇提高到370元,全市还有166万名被征地人员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巩固和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做到“应保尽保”,20xx年共扶持农村低保对象44357户59666人,月人均补差10868元,超过全国城市每月人均补差水平。农村“五保”集中供养6250人,集中供养率为96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展顺利,农民参保人数达到370万人,参保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