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公司对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的内在需要,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处于极其重要而又特殊的地位。1、内部审计是提升公司价值的重要环节。内部审计通过自身的努力帮助组织预防和减少损失,当审计成本小于减少的损失时,就增加了组织的价值;现代内部审计的发展,逐步向经营审计、管理咨询及内部控制流程的改进转移,在审计过程中对经营产生了附加价值。另外,由于内部审计的存在,客观上对组织内的经营管理者和其他职能部门产生促进作用使他们知道因为要接受内部审计的监督与检查,不得不维持良好的控制系统和工作秩序,并努力改善工作绩效。这种被动的“自律”行为客观上增加了组织的价值。2、内部审计是实现内部控制的关键因素。内部审计以其相对独立的立场和对银行经营
f状况的全面了解,能对内部控制的各项程序客观评判、补偏救弊,进而促进整个内部控制系统高效运营。另外,内部审计人员通过与各部门、各层次管理者的会晤,了解经营中的实际情况,在上下层之间起到信息沟通的桥梁作用,从而提高内部控制系统的管理效果。国有银行规模大、分布广、分支机构众多,在内部控制基础并不牢固的情况下,决策层和高级管理层通过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工作,对有效加强各分支机构经营管理情况的全面监控,尤显重要。3、内部审计是加强风险管理的主要手段。一般而言,股份制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要满足以下需求:股东和股东大会代表机构对公司经营状况的了解,以防范决策风险;管理层对管理、控制薄弱环节的客观反映,以规避经营风险;外部审计和监管机构对公司内部控制状况的评估,以降低审计风险和监管风险;潜在投资者对公司经营业绩和发展潜力的客观评估,以减小投资风险。由此可见,内部审计可以弥补外部审计在实现公司治理功能上的不足,是现代企业制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4、内部审计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有力措施。公司治理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制度安排,而内部审计则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措施之一。内部审计师通过对财务报告进行相对独立的审计,可对管理层的会计信息编报权力进行约束并督促其充分披露会计信息,缓解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失衡问题。内部审计通过监督信息的真实性,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从而对代理人形成间接的约束,减少代理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影响。三、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审计的影响模式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审计是相互促进的。一方面,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结构中形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