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小说戏曲的创作手法的异同
绪论绪论部分要求大家掌握的内容包括:古代小说、戏曲的创作手法比较、语言特征比较、审美特征比较、文化内涵比较,分别介绍如下:一、古代小说戏曲的创作手法的异同1.叙事的异同。(1)相同点:都是叙事文学,都以讲述故事为核心。(2)不同点:小说是叙述体,小说文本是叙述者的话语,其中总有一个或隐或显的、置身于故事之外的叙述者。戏曲是代言体,其中没有一个叙述全部故事的人,只有将戏曲中各个人物的行动、对话贯穿起来,才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2.人物刻画的异同。(1)相同点: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小说、戏曲共同的使命。(2)不同点:小说刻画人物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如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行动描写等;全是别人眼中所见、心中所推测。戏曲肖像描写主要靠化妆,心理刻画多通过自己的演唱和表情,语言行动描写表现出鲜明的表演性和直观性。3.情节安排手法的异同。(1)相同点:小说和戏曲的情节安排都讲究奇异性,常用巧合误会手法推动情节发展;都注重场面的设计、细节的描写;都擅长运用道具作为贯穿作品的线索;都注意细针密线,起伏照应。(2)不同点:戏曲有逻辑高潮和情感高潮之分,而小说便没有这一说。二、古代小说、戏曲语言的异同相同点:(1通俗性。最大限度地适应了主要阅读对象的审美需要。市民文学,主要接受群体是普通市民。和诗文的作者和接受群体完全不同。过于文雅理解比较难。(2)趣味性。生动有趣才能吸引市民群体,比如戏曲中的科诨艺术则是表现语言趣味性的一个重要途径。(3)人物语言的个性化。(4)语言的精练、干净、流畅也是古代小说、戏曲语言的共同特征。不同点:戏曲语言尤其独特性(1)音乐性是戏曲语言的固有品性,是与戏曲艺术与生俱来的一种特征。(2)语言的动作性则是古代戏曲语言的又一特点。(3)戏曲的曲词比较雅致。而小说语言则不具备音乐性和动作性,同时也比戏曲语言更为通俗一些。三、古代小说、戏曲的审美特征1.古代小说、戏曲共有的审美特征:(1)综合性。戏曲是以文学、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有机合成的综合艺术;口耳小说则由说、唱、表演等诸因素组合,文本小说除情节叙述之外,又包括诗、词、曲等诸多元素。(2)教化性。都继承中国古代文学“寓教于乐”的传统。(3)愉悦性。都通过艺术形象令人愉悦,给人以快感,进而教化读者、观众,这就是寓教于乐。(4)通俗性。接受主体主要是无文化群体,集中反映了市民阶层希望在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