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论宜家(中国)的企业文化宜家(中国)
摘要:摘要:本文通过阐述宜家(IKEA)在中国这个特殊市场环境下,通过调整自己固有的经营策略来更好的适应中国市场环境,以帮助企业在中国市场迅速成长。关键词:关键词:宜家(IKEA)策略本土化营销
1引言
1978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原本封闭中国开始接触西方世界的新鲜事物,渐渐的一些国外企业开始进入中国,来培养和分享这个世界最大人口国家的市场。那个年代西方的一切对中国人来说都是神圣的,当然在那些国外企业眼里中国也是一个神圣的国度。但创立于1943年的宜家(IKEA)(总部位于瑞典阿姆霍特市,是全球最大的家居用品公司)并没有着急进入中国市场。他们的管理层认为过早的进入中国这个不成熟的市场是不合适的,直到1998年,宜家(IKEA)正式将触角伸入中国,1998年1月在上海开设中国的第一家店铺1。但是由于欧美国家与中国在经济发展水平及消费水平方面的差异,宜家(IKEA)产品在欧美市场即使是非常便宜的大众消费价格,在中国市场上往往也为普通消费者所难以接受。因此他们做出了以下几点策略的调整,来争取中国家居市场霸主的地位。
2研究综述
宜家(IKEA)在1998年进入中国后的表现没有像它在欧美市场那样顺风顺水,显得有点水土不服。中国有十几亿的人口,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家居消费市场,但同时也是一个商业环境相当复杂的市场,宜家(IKEA)要想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就不能照搬自己的欧美市场的经营策略,必须针对中国本土市场环境在产品设计、价格定位、营销策略以及服务等方面稍做一下调节,来适应中国市场环境,以便得到更好的发展。
f3把握时机登陆中国
宜家(IKEA)1998年才进入中国市场,是个“迟到者”。以我个人观点来看,不能说宜家(IKEA)是个“迟到者”。有时候,企业过早地进入一个尚未成熟的市场可能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成本和市场培育费用,进入一个市场的时机还与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购买能力有关。1999年,北京虽然有几十家家具市场,但并没有特别知名的品牌,市场已经积蓄了可观的家居消费能力。此时,(IKEA)宜家进入中国市场不仅恰到好处地把握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时机,而且与中国家居市场消费的能力增长相吻合,并不断适应中国国情做出灵活的变化。因此,(IKEA)宜家不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去降低时间成本。另外,宜家(IKEA)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就对中国家居行业有总体上的把握,其重要决策基本与中国市场相吻合。宜家(IKEA)进入中国前,中国只有家具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