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作者:张玉鑫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4年第12期
摘要:心理素质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因,它的发展受家庭、学校、社会等各种外因的制约。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儿童智力的发展、个性品德的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等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关键词:小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14701所谓学生的心理素质主要是指受教育者的各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儿童智力的发展、个性品德的形成、自控能力的增强、人际关系的建立、高尚目标的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等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未来人才素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一、影响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因素(一)家庭因素。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对孩子一生的心理素质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父母作为孩子人生的第一任教师,都对自己的孩子寄予希望,但许多家长在教育观念上往往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而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智力的发展,而忽视孩子良好的个性和心理品质的培养。这样的教育方式只能在极大程度上阻碍孩子正常的心理发展,家庭作为影响孩子发展的第一环境,应当为孩子提供正确的、舒适的发展平台。(二)学校因素。学校是一个特殊的教育环境,是儿童人际交往的重要场所,是传递社会文化、塑造道德品质、陶冶高尚情操、发展个性特长,是儿童身心得以健康成长的乐园,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根本目的就在于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学生的心理发展即是学习与教学活动的起点,也是学习与教学活动的目的。教师是学生接触、学习的直接个体,教师的言行举止、个人修养在很大程度上都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此同时,学校中同伴的交往和学校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也对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三)社会因素。人是一个社会群体,每一个人从出生就生活在社会群体中,社会的发展对他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当今社会,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学生的心理障碍也日益增多。因此,我们绝不能忽视诸如电视节目、网络学习、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等等社会因素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这些内容丰富、不易控制的微型因素,甚至带着社会不良习气,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影响。(四)人际交往。同伴关系是儿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