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刺;工序九:终检,入库。
工艺路线方案二:工序一:铸造毛坯;
f工序二:粗、半精铣左端面C面,工序三:终检,入库。工序四:拉花键Φ25H7工序五:粗铣底面D面及18H11槽;工序六:半精铣底面D面及18H11槽;工序七:钻配作孔、螺纹孔;工序八:去毛刺;工序九:钻孔并扩花键底孔Φ22并锪2×75°倒角;比较两种工序加工方案,考虑到加工过程中粗精铣同一面可用同一夹具和刀具,为了减少换夹具及刀具的时间,缩短加工工时提高加工效率,故采用第一种加工方案。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C6140拨叉材料为HT200毛坯质量为084kg,δb220MPa,HBS157。
根据上述原始资料和加工工艺,分别确定各个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以及毛坯尺寸。
根据零件图计算轮廓尺寸,长40mm,宽为80mm,高为75mm,故零件最大轮廓尺寸为80mm。
选取公差等级CT由《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中表51可查得毛坯件的公差等级为810级,,取为10级。
求铸件尺寸公差根据加工面的基本尺寸和铸件公差等级CT,由《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中表53可查得尺寸公差为CT32mm
求机械加工余量由《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表55查得机械加工余量等级范围为DF,取为E级
求RAM(要求的机械加工余量)对所有的加工表面取同一数值,由《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表54查得最大轮廓尺寸为80mm、机械加工余量为E级,得RAM数值为07mm。
求毛坯尺寸2M8通孔和Φ5锥孔较小铸成实心;C、D面单侧加工,应由《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式52求出,即:
RFRAMCT28007322823mmD面为单侧加工,毛坯尺寸由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式51求出,即:
RFRAMCT27207322743mm为了简化铸件的形状取R=75mm铸件毛坯尺寸公差与加工余量见下表:
f项目
C面
D面
公差等级CT
10
10
加工面基本尺寸
80
72
铸件尺寸公差
32
32
机械加工余量等级
E
E
RAM
07
07
毛坯基本尺寸
823
75
1、C面的单边总加工余量为Z=23mm。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表549精加工余量故粗加工余量为Z=13m2、D面精加工余量同C面Z=1mm故D面粗加工余量Z=2mm3、花键孔要求以花键外径定心,故采用拉削加工
内空尺寸为22H12。由《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表542却定孔
的加工余量分配:
钻孔:20mm
扩孔:22mm
拉花键孔625H722H126H9
4、铣18H11槽由《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南》表541查得粗铣后半精铣宽度余量Z=3mm粗铣后公差为018~027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