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式中:μ为衡量流体粘性的比例系数,称为绝对粘度或动力粘度;dudz表示流体层间速度差异的程度,称为速度梯度。上式是液体内摩擦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当速度梯度变化时,μ为不变常数的流体称为牛顿流体,μ为变数的流体称为非牛顿流体。除高粘性或含有大量特种添加剂的液体外,一般的液压用流体均可看作是牛顿流体。流体的粘度通常有三种不同的测试单位。1绝对粘度μ。绝对粘度又称动力粘度,它直接表示流体的粘性即内摩擦力的大小。动力粘度μ在物理意义上讲,是当速度梯度dudz1时,单位面积上的内摩擦力的大小,即:
τ
dudz
22722动力粘度的国际SI计量单位为牛顿秒米,符号为Nsm,或为帕秒,符号为Pas。2运动粘度ν。运动粘度是绝对粘度μ与密度ρ的比值:2νμρ2823式中:ν为液体的动力粘度,ms;ρ为液体的密度,kgm。22运动粘度的SI单位为米秒,ms。还可用CGS制单位:斯托克斯,St斯的单位太大,应用不便,常用1斯,即1厘斯来表示,符号为cSt,故:2621cSt10St10ms运动粘度ν没有什么明确的物理意义,它不能像μ一样直接表示流体的粘性大小,但对ρ值相近的流体,例如各种矿物油系液压油之间,还是可用来大致比较它们的粘性。由于在理论分析和计算中常常碰到绝对粘度与密度的比值,为方便起见才采用运动粘度这个单位来代替μρ。它之所以被称为运动粘度,是因为在它的量纲中只有运动学的要素长度和时间因次的缘故。机械油的牌号上所标明的号数就是表明以厘斯为单位的,在温度50℃时运动粘度ν的平均值。例如10号机械油指明该油在50℃时其运动粘度ν的平均值是10cSt。蒸馏水在202℃时的运动粘度ν恰好等于1cSt,所以从机械油的牌号即可知道该油的运动粘度。例如20号油说明该油的运动粘度约为水的运动粘度的20倍,30号油的运动粘度约为水的运动粘度的30倍,如此类推。动力粘度和运动粘度是理论分析和推导中经常使用的粘度单位。它们都难以直接测量,因此,工程上采用另一种可用仪器直接测量的粘度单位,即相对粘度。3相对粘度。相对粘度是以相对于蒸馏水的粘性的大小来表示该液体的粘性的。相对粘度又称条件粘度。各国采用的相对粘度单位有所不同。有的用赛氏粘度,有的用雷氏粘度,我国采用恩氏粘3度。恩氏粘度的测定方法如下:测定200cm某一温度的被测液体在自重作用下流过直径28mm小孔所需的时间tA,然后测出同体积的蒸馏水在20℃时流过同一孔所需时间tBtB50~52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