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衡阳市八中2016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命题人:周湖北请注意:时量90分钟一、选择题(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1、“权耙扫帚扬场掀,碌碡簸箕使牛鞭;筛子抬筐麻袋囤,胶轮条筐和车绊锄镰锨镢样样有,各种农具要健全。”该农谣反映出古代农耕经济怎样的特点A.自给自足B.家庭经营C.男耕女织D.精耕细作审题人:高开德满分100分
2、《史记》有《河渠书》,《汉书》有《沟洫志》,主要针对黄河患害的严重而写的。但是《后汉书》到新、旧《唐书》都没有《河渠书》或《沟洫志》等篇章。学者归因于黄河基本上安流无事,无需专辟篇章。请问这一时期黄河安流的原因最可能是A.北方胡人政权重用汉人,不乏水利专家B.黄河中游西侧多属胡人居处,变农为牧C.黄河中游西侧农业大为进步,水利发达D.北方朝廷政治清明,治理黄河成效显著3、下表中,历史现象与原因的逻辑关系对应准确的是历史现象ABC“置市令,掌百姓交易之事”唐朝时兰州与河西走廊诸城以中转贸易为主原因“京(唐都长安)夜市宜令禁断”唐朝始开通陆上“丝绸之路”
扬州、越州在漕运粮食布帛以满足唐朝军国需求中发挥重要隋炀帝修建了大运河作用
D
唐朝后期益州(成都)“水陆所凑,货殖所萃”,成为大都会
唐蜀郡太守开凿了都江堰
4、明朝,徽州人多地少,且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故几乎家家经商,但徽州贫瘠的土地价格上涨幅度却居全国之首,形成“田少而值昂”的情形。这一形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徽州富商“以末致富,以本守之”C.商品经济开始向徽州农村渗透B.徽州出现了许多特色作物种植区D.北方农民因战乱大量南迁推高地价
5、隋朝在推行均田制的同时,制定“输籍定样”(划分户等标准),发到各州县,每年正月五日,县令派人到农村,依定样划分户等,作为征调赋役的依据,并且国家规定的赋税、力役数量低于豪强地主对佃农的剥削量。上述做法的作用主要在于
fA.强化中央政府对州县的管理C.严厉控制人口防止地方叛乱
B.扩大国家编户增加政府收入D.维护了佃农的经济政治权利
6、清人赵吉士在《寄园寄所寄》中对徽州这样描述道,“新安各姓聚族而居,绝无一杂姓掺入者,其风最为近古。出入齿让,姓各有宗祠统之;岁时伏腊,一姓村中千丁皆集,祭用文公《家礼》,彬彬合度。”这反映出徽州地区A祭祀讲究宗族观念C理学思想深入人心B宗族结构传统严密D徽派文化开始形成
7、族田义庄是宗族宗法制度的产物,肇始于北宋范仲淹创建的范氏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