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课程设计思路每个模块的价值“分子与细胞”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遗传与进化”有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了解遗传变异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遗传和变异在物种繁衍过程中的对立统一,生物的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化在进化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形成生物进化观点。“稳态与环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发生在生物体内部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生命系统的稳态,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形成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3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1.知识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能力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4)确认变量;(5)作出假设和预期;(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11)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思和修改。(二)课程教材1教材与高考命题的关系1)教材是主体:教材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高考试题是对教材知识的组合、加工和发展。①组合:根据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从整体设计题目。②加工:创设问题情境,改变设问方式。③发展:延伸教材命题,扩展思维空间,提高思维层次。2)深入挖掘教材,努力超越教材。高考试题在当年的考场上感到陌生,回过头来思考又感到真的简单。“没有简单的问题和复杂的问题,只有思考过和没有思考过的问题。”复习时要善于找教材概念、原理、事实与试题题型之间的交集。2教材使用建议
f1)联系之前先熟悉教材;2)在解题遇到障碍时,应通过教材找出缺陷,回归教材;3)在解题错误时,要重温教材。弄清楚教材提供的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