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有港桥和加宽区域,根据现场情况作适当调整。414小螺钻探摸取样,分析土质特性,根据土质分布情况合理布置高真空排水井点管;415预埋水位观测管,每小区6孔,埋深40m,滤头长15m,并要求水位测管周围灌粗砂,正确掌握真空降水对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编制水位孔的编号并进行定时测量和记录;416采用10m×9m(局部加宽区域可采用10m×10m)方格网测量地面沉降初始值(延环线方向为10m,垂直环线方向为9m或10m),同时测定地下水位的初读数;417分三次布置高真空排水设备(具体见后附图):在降水明沟内侧布置小区外围封闭管,外围封闭管与明沟一样要求相互贯通,外围封闭管井点管间距为2米,距小区边线距离为2~3米。第一次降水:均为3m浅管,滤头长度为15m,井点管卧管间距为3m,井点管间距为2米,要求井点管周围灌粗砂从孔底至地面以下50cm,孔口地面以下50cm内用粘土或淤泥质土封死。降水水位至25m以下,连续72小时不间断降水。完毕后拆除并保留外围封管,进行第一遍强夯。第二次降水:在第一遍强夯后,采用一长一短相间的井点管布置
4
f海港新城一期市政C13标段道路地基处理
方式,短井点管管长3米,长井点管管长6米,井点间距为4米,卧管间距为4米,要求3米深井点管周围灌粗砂从孔底至地面下50cm,孔口地面以下50cm内用粘土或淤泥质土封死。第一遍强夯后立即插管降水,并将夯坑及地表的明水及时排出。第二遍降水要求降至地面3米以下,连续降水7天。第三遍降水:在第二遍强夯后,采用一长一短相间的井点管布置方式。短井点管管长3米,长井点管管长6米,井点间距为4米,卧管间距为4米,要求3米深井点管周围灌粗砂从孔底至地面下50cm,孔口地面以下50cm内用粘土或淤泥质土封死。第二遍强夯后立即插管降水,并将夯坑及地表的明水及时排出。第三遍降水要求降至地面3米以下,连续降水7天。外围封管:井点间距为2米,管长为6米,井点管滤头处1米灌粗砂。418强夯施工按三遍进行,第一、二遍强夯夯点间距4m×4m,呈正方形布置,第三遍强夯为搭接满夯。夯锤要求重10~105吨,锤底面直径25m,要求有出气孔。第一遍强夯:单点夯一击,夯击能量为400KJ;第二遍强夯:单点夯二击,夯击能量为1000KJ;第三遍满夯:单点夯二击,夯击能量为1000KJ。夯击能量可根据现场土质情况,通过现场监理认可,作适当调整。419每遍强夯时必须保留外围封闭管,并继续抽水,确保场地内的地下水位不急剧上升,直至三遍强夯结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