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工作业绩和质量、态度第七条、考评者的职责。1.第一次考评者,必须站在直接监督的立场上,并且,对于想要特别强调的评分和评语,以及对评定有显著影响的事项,必须予以注明。2.第二次考评者,必须在职务、级别上高于第一次考评者。有关需要特别强调的评分和评语,或与第一次评定有明显差别的地方,必须予以注明。特别在遇到与第一次评定有显著差别的情况下,需要倾听一下第一次考评者的意见,有必要的话,相互商讨,对评定作出调整。在不能做出调整的情况下。至少应该把第二次评定的结果,告诉给第一次考评者。3.裁定、拍板者,参考评定经过报告,作出最终评语。4.在职务级别层次很少的部门,二次考核可以省掉。5.为了使人事考核公平合理的进行,考核者必须遵守以下原则:(1)必须根据日常业务工作中观察到的具体事实作出评价。(2)必须消除对被考核者的发恶感、同情心等偏见,排除对上、对下的各种顾虑,在自己的信念基础上作出评价。
第3页
f(3)考核者应根据自己作出的评价结论,对被考核者进行扬长补短的指导教育。(4)在考核过程中,要注意加强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与能力开发,通过被考核者填写自考表,了解被考核者的自我评价及对上级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上下级之间相互理解。第八条、考核结果的运用。为了把考核的结果,应用于开发利用员工的能力,应用于人事管理的待遇方面的工作中去,做法如下:1.教育培训。管理者以及教育工作负责人,在考虑教育培训工作时,应把人事考核的结果作为参考资料。借此掌握教育培训,进而是开发、利用员工能力工作的关键。2.调动调配。管理者在进行人员调配工作或岗位调动时应该考虑事争考核结果,把握员工的适应工作和适应环境的能力。3.晋升。在根据职能资格制度进行晋升工作时,应该把能力以及业绩考核的评语,作为参考资料加以运用。考核评语是按职能资格制度要求规范化的。4.提薪。在一年一度的提薪之际,应该参照能力考核的评语,决定提薪的幅度。
第4页
f5.奖励。为了能使奖励的分配对应于所做的贡献,应该参照业绩考核的评语进行。第九条、考核结果的反馈,部门经理通过面谈形式,把考核的结果,以及考核的评定内容与过程告诉被考核者本人,并指明今后努力方向,自我培养和发展的要点,以及相应的期待、目标和条件等等。第十条、考核表的保管与查阅(一)考核表的保管。1.保管者。考核表由规定的保管者加以保管。2.保管期限考核自制成之日起,保存十年。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