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安装
1设计任务分析声光控开关电路应由电源电路、声控电路、光控电路、延时电子开关电路四大部分组成。如图:
第16页
f武汉理工大学《电子电工实习报告书》
声光控延时开关实现在白天呈关闭状态,只有在晚上且存在声响情况下(如人的脚步声等)才开启,开启后延时一段时间后又能自动关闭。2设计方案论证:通过查阅资料,得到当外部条件变化(天色变暗、有明显声响)时,光敏和声敏元件电位及电阻明显变化,微弱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后足以使的控制开关开启,是电路导通。我认为此设计方案可行。3详细设计:1)电路工作原理:开关电路中声音检测采用驻极体话筒MIC,三极管T2组成放大器。无声响静态时T2是处于饱和导通状态,当有声响时,话筒MIC接收声响信号,可使T2截止。亮度检测由光敏电阻RG完成。电路使用的CMOS数字集成电路CD4011,内含有四个2输入端与非门。CD4011中除其中一个直接用为2输入端与非门作为判别电路外,其余三个均接成反相器作放大器用。D6、R6、C4组成延时电路。开关采用可控硅T1。二极管D1D4与可控硅T1组成可控整流电路,当T1导通时,灯泡发亮;T1截止时,灯泡熄灭。白天时,光敏电阻RG受光照呈低阻态,CD4011○13脚始终为低电平。这时不管CD40111○2脚为高电平(有响声使T2截止)还是低电平(无声响T2饱和导通),与非门输出○11脚始终为高电平。经三次反相后,○10脚输出为低电平,可控硅T1截止,灯泡不亮。可见由于光敏电阻RG受光照作用,白天灯泡一直不会亮。晚上天黑时,光敏电阻RG无光照呈高阻态,CD4011○13脚始终为高电平。这时如果无声响,T2饱和导通,○12脚为低电平,则与非门输出○11脚仍然为高电平,电路状态与白天相同。但当有声响发生时,话筒MIC接收声响信号使T2截止,○12脚为高电平,与非门输出○11脚变为低电平,经一级反相放大后,○3脚输出高电平。此时○3脚输出的高电平经导通的D6迅速对电容C4充电,使○5○6脚升至高电平,再经两级反相后,○10脚输出为高电平,由此触发可控硅T1导通,灯泡点亮。声响消失后,T2恢复饱和导通,○12脚为低电平,○11脚输出高电平,经一级反相放大后,○3脚输出低电平。此时由于C4还来不及放电,D6截止。随后C4通过R6缓慢放电,C4两端电压即○5○6脚电压逐渐下降。当○5○6脚电压下降至低电平电压值(1V左右)时,○4脚输出高电平,○10脚输出低电平使T1截止,灯炮熄灭。由此可见,灯泡发亮的维持时间主要取决于C4的放电时间常数。改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