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笔记张成福党秀云编第一章公共管理导论11公共管理的意义1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的绩效和公共服务的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公共管理将公共行政视为一门职业,而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这一职业的实践者。2公共管理的性质a公共管理承认政府部门治理的正当性;b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对社会治理的主要责任,强调多元理性,强调政府绩效的重要性,并强调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的互动以及在处理社会及经济问题中的责任;c公共管理既重视法律、制度,更关注管理战略、管理方法;d公共管理以公共福祉和公共利益为目标;e公共管理将公共行政视为一门职业,而公共管理者视为职业的实践者。3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区别a它包括一般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职能,以代替讨论社会价值以及官僚和民主的冲突;b对经济和效率标准认同的工具取向,以替代公平、回应或政治特色;c以对中层管理者的实用关注,以取代政治或政策精英的观点;d倾向于视管理为类同管理,或者至少使公共和私营部门的管理差异极小化,而不是夸大他们的差异;e向关注组织内部运作那样的理性态度,关注组织的外部环境,而不过分关注法律、制度和政治过程;f与科学管理传统的强有力的思辨联系,而不是与政治学或社会学紧密关联。12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和研究途径1公共管理学兴起的学科和时代背景A学科背景:a19001926政治和行政二分法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关注的是研究如何有效的运用资源以执行政策。b19271937行政原则强调一些科学的行政原则的存在,行政人员一旦学如何应用这些原则就可以成为专家。这些原则可以不考虑环境之因素而适用于任何地方,pdsdcorb就是行政原则的最佳体现。c二战以后公共行政即政治学这时期的公共行政以建立规范理论为目的,而为知识而追求知识,对改进公共行政实务的助益不多。正如亨利所言,形成了有“公共而无行政”,对公共管理者的知能的研究与培养,可以说没有多大的建树。d196070年代起公共行政即管理学提出了公共管理的三个核心要素:政策管理、资源管理、方案管理。这一时期的公共管理是建立在以下三种假设之下:第一,公共行政和私部门的行政没有本质的区别;第二,强调一般管理,或类同管理;第三,企业绩效优于政府绩效,而主张师法企业,提高政府的绩效。B时代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