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名校名师推荐…………………………………………………
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点:
(1)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
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董仲舒的主要观点;汉武帝“罢黜百家”和创建太学等措施、目的和影响。
(3)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等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主
要观点。
(4)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明清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与影响,明清时
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重点把握
(1)感受诸子百家为人类思想宝库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体会人类优秀思想传承对人类文明演
进的价值。体会汉代儒学“大一统”的精神价值,加深对国家统一观念的认同。
(2)感受理学中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的精神价值。认识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提倡个性”、
“批判专制”等主张的思想价值。
★专题知识结构梳理
百家争鸣
1.背景: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2.主要学派: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3.影响:奠定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传统文
1.春秋战国形成1.春秋创立:孔子;主张仁、礼。是儒家创始人、思想家、教育家。2.战国发展: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天行有常”“制天

命而用之”,“礼”是最高目标。
主流思想

2.汉代成正统
(1)背景:秦“焚书坑儒”受压制,汉初逐渐复苏。(2)创立:董仲舒吸收各派主张,提出“大一统”思想,主张“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
的家演思
(3)影响:儒学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成为传统主流思想。

想的演
3.宋明发展为理学
(1)程朱理学:代表是“两程”与朱熹;主张“理是万物本源”“存天理,灭人欲”;使儒学成为正宗。

(2)宋明心学:代表是明朝王阳明;主张心是万物本源。
(1)背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李贽“反正统”意识
4.明清新发展
(2)代表: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3)主张:反对君主专制,重视工商业,经世致用
▲总论:
(4)意义:冲击了儒家正统地位,传统文化焕发新机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思想界出现了“
”的局面,其中,

两家思
想是这一时期的两座文化高峰。
儒家思想经过


等思想家的创造和总结,较早进入成熟时期。从
开始,经过
的改造,儒学在
统治时期,被确立为思想正宗,成为中国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