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知识结构
时限: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分期: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时期
演变线索:
总因:
工业革命
侵华战争: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边疆新危机中法战争
主要侵华国家:一国
多国
国际关系中心:以欧洲为中心
侵华方式:武力打开中国大门
商品输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第二次工业革命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向两侧(美洲的美国、亚洲日本)转移资本输出、瓜分中国
以华治华
社会性质:主要矛盾:经济结构:
开始沦为民族矛盾、阶级矛盾
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外商企业出现
加深(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阶级结构:买办阶级无产阶级
思想领域:
地主阶级(林、魏师夷长技以制夷)新思潮萌发
四有二无的理想农民阶级
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第二、三批无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洋务思想中体西用)
(早期维新思想)
加快(西南)大大加深
完全形成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上台无产阶级队伍发展
康、梁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
三民主义
深化
两大矛盾趋于合流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短暂春天)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新三民主义
近代化:《海国图志》《资政新篇》
师夷长技:
洋务运动技术层次
维新变法运动
辛亥革命
实业救国
制度层次
新文化运动
思想文化救国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