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项
时间
直射点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
夏至日A6月22日前后北回归线
昼长于夜
秋分日B9月23日前后赤道
全球昼夜等长
冬至日C12月22日前后南回归线
昼短于夜
春分日D3月21日前后赤道
全球昼夜等长
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更替、时差四季变化
(2)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同一地点:一年中离夏至日最近白昼时间最长;同一时间:夏季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冬季越往北白昼时间越短。(3)影子长短变化规律:同一地点:夏至日影子最短,冬至日影子最长;同一时间:离直射点越近影子越短,离直射点越远影子越长。三、四季划分与五带特征:(1)四季划分: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冬季(12月一次年2月),南半球季节相反。(2)五带特征:热带终年炎热,有太阳直射现象;南北寒带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现象;南北温带四季分明,既没有太阳直射现象,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三节地图
一、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二、方向:在地图上判定方向的方法:(1)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判定方向(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平行移动指向标)。(2)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判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3)既无指向标,也无经纬网的地图,根据正视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定。三、比例尺:(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注意单位要统一,1千米100000厘米)。
(2)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数字式:如1100000。线段式:如
。
文字式: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
(3)比例尺的大小:可将比例尺化为数字式,当分子都为1时,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4)图幅相同的地图中比例尺大小与范围、内容的关系:
比例尺大小
表示范围大小
内容详略程度
大
小
详细
小
大
简略
三、图例和注记:
(1)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特定的地图符号就叫图例,如
(2)用来说明山脉、河流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陆高海深的数字叫注记,如“884443米”
四、地图分类:按内容可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专题地图集中反映一两种地理事物的主
要特征,如人口分布图、气候类型图等。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四节地形图
f一、海拔与相对高度:(1)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又叫绝对高度。(2)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非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单位都采用米)。(3)世界海拔最高点是:珠穆朗玛峰(中尼边境线上),海拔最低点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