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
授课人:永安三中何乐庆
授课时间:2007524
授课类型:新课
授课地点:高一(7)班教室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造卫星的有关知识
(2)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并会推导和计算第一宇宙速度
(3)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人造卫星绕地球运动问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以发现未知天体,让学生懂得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可以指导实践,
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通过介绍我国在卫星发射及神州五号载人宇宙飞船方面的情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
(2)运行速率、周期、角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
难点:
(1)运行速率与轨道半径的关系
(2)发射速度与运行速度的区别
三、教学准备
课件,细绳,小球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教学设计意图
一、新课引入:
学生观看、提出创设情境,激
播放人造卫星模拟视频
问题
发学生兴趣,
引入课题
二、教学过程
思考与讨论
(1)、从空中由静止释放的物体,会因为地球的吸引而落回地面。
(2)、同样是受地球吸引的月球,为何它却没有落回地面上呢?
课件展示月球与物体的数据比较
项目
物体
月球
具体给出月球
初速度受力运动类型
V0ms万有引力自由落体
V1kms万有引力圆周运动
分析比较数据得出结论
和物体的数据,让学生从中找出不同点得出结论,培
学生经交流讨论得出结论:物体能成为卫星必须具备足够大的速度
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f历史探索展示牛顿的人造卫星原理图
通过历史的探索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卫星上天的原理,并感悟科学发展的漫长过程
牛顿人造卫星原理图
提出问题(1)、如何让卫星或飞船获得足够大的初速度呢?火箭。课件展示我国长征系列火箭图片和神州六号的模拟发射过程(2)、必须给物体多大的速度,它才不会落回地面呢
学生观看和了解火箭的结构与发射过程
通过介绍我国在航天领域的巨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一、人造地球卫星与宇宙速度思考与讨论(1)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的来源?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2)设地球质量为M,卫星质量为m,卫星到地心距离为r,试导出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的表达式
Mmv2
G
r2
mr
vGMr
(3)若地球质量M=598×1024kg,G=667×1011m3kgs2,地球半径为R=638×106m。求卫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