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如何处理文言文教学中“言”与“文”的关系
作者:邱祖晖来源:《语文天地高中版》2013年第04期
目前的文言文教学可以归纳出这样几种:一种是有“言”没有“文”,大讲语法知识,一味地分析词法与句法,把文言文教学等同于古代汉语教学;第二种是走向另一个极端,只有“文”没有“言”,大搞文学分析,把文言文教学等同于古典文学教学,无视文言教学的独特性,把文言文当成现代文来教,淡化甚至“省略”掉了文言实词、虚词的学习积累,忽略了句法语法的训练,抹杀了文言文学习中疏通词句、去除阅读障碍的特殊性;第三种情况是,有的教师已经意识到文言文既要有“言”又要有“文”,但是处理两者关系的时候往往存在着僵化思维,简单地“言”加“文”,表现为先“言”后“文”,但是这个“文”是强加到“言”上去的,而不是从“言”内在地体现出来的。那么,在文言文教学中,应该怎样处理好“文”和“言”的关系呢?
要想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应该弄清楚何谓“言”,什么叫“文”。其实对于这个问题,语文教育界也是众说纷纭。那么还是让我们把目光投向《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新课标里面并没有专门阐述这两个概念,但是它对文言文阅读教学的课程目标和评价目标有明确的规定。在必修课程目标中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在选修课程目标中的要求是:“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诗文(与附录一所建议的古诗文程度相当),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在文言文阅读的评价上要求:“重点考察阅读不太艰深的文言文的能力,还要注意考察学生能否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国文化精神,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根据新课标的表述,我们可以明确,所谓的“文”是指字词句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文化底蕴等人文因素;所谓的“言”是文言基础知识,包括实词、虚词、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等。用黄厚江老师的话说,文言文中的“言”指词语积累、古汉语语法、诵读方法、文言语感;文言文教学中“文”是指文章、文学、文化。
明确了它们的内涵后,我们也需要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